福建省|让药品回归治病初心

福建省|让药品回归治病初心


受访者供图
“药物治疗是临床诊疗的重要手段 , 加强临床用药管理 , 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 既是医疗质量监管的关键环节 , 也是保障人民健康的客观需要 , 既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 , 也是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 , 更是建设风清气正卫生健康行业的必然要求 。 ”近日 , 在“合理用药·中国行动”第三届全国经验交流大会上 ,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李大川在线上致辞中表示 。
政策频出持续提升用药水平
近年来 , 我国合理用药水平不断提高 。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显示 , 2018年~2021年 , 二级和三级公立医院合理用药相关指标均逐年提高 , 多个药事质控指标持续改善 。
“不过 , 从整体上看 , 合理用药工作还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与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 , 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仍有许多不适应 , 这对合理用药提出了更高要求 。 ”李大川说 。
去年 ,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 促进合理用药的意见》 , 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工作指引 。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医疗管理处副处长王曼莉介绍 , 在重点药物的临床使用管理上 , 除了抗菌药物持续加强管理 , 还重点加强了抗肿瘤药物临床合理用药指标管理 , 同时开展抗肿瘤药物的临床用药监测 , 以及重点监控药物的临床管理 。
【福建省|让药品回归治病初心】在完善药事制度方面 , 国家层面成立了国家卫生健康委药事管理与药物质量学委员会 , 下设了临床医学组、临床药学组、药事管理组、政策研究组 , 进一步发挥专家的技术支持作用;推进合理用药考核制度 , 建立合理用药专项考核工作制度 , 开展处方合理性抽查与评价 。
在完善药学服务发展方面 , 国家层面出台了药学服务规范 , 包括医疗机构药学门诊、药物重整、用药教育、药学监护及居家药学等5项药学服务规范 , 指导各地在开展药学服务时参照使用 。
需要强调的是 , 就在近日 , 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用药安全管理提升合理用药水平的通知》 , 再次把医疗机构合理用药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予以推进 。
会上 , 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网办公室主任胡茵分享了对全国1829家样本医院开展临床用药监测的情况 , 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 。 2010年~2021年 , 抗肿瘤药及免疫调节剂、血液和造血器官药物、消化系统及影响代谢药物、抗感染药物、神经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这6大疾病系统药物的用药金额始终排在前6位 , 占西药总金额的82%~86% 。
各地谋划管好“药事”
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 , 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 促进合理用药 , 是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 。 近年来 , 国家卫生健康委陆续发布了多个文件 , 逐步提升了我国的合理用药水平 。
据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国安介绍 , 今年7月1日 , 福建省率先从省级层面试行药学服务收费政策 , 明确公立医院药学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表 , 为15项临床药学服务“定价” 。 临床药师面向患者直接提供药学服务 , 有利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提升药物治疗水平 , 未来患者在药学服务上的获得感有望进一步增强 。
“持续推进、不断改善 , 推动卫生行业药师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衣承东介绍 , 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作为行业管理部门 , 要持续推进、不断完善整个药学学科发展 , 推动药师服务工作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服务能力的提升 。 “合理用药肯定不仅仅是药学工作者和药学行政管理的事 , 而应该形成多方联动的态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