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显示:我国居民每5例死亡者中就有2例死于心脑血管病 , 在未能活到78.2岁平均预期寿命而在70岁前过早死亡的人中 , 心脑血管病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
文章图片
其中因此过早死亡的年龄主要公布在50-69岁之间 , 大规模研究证实:导致心脑血管病高发的危险因素主要有12种 , 分别是:
高血压
糖尿病
腹型肥胖
高血脂
吸烟
饮酒
不合理饮食
缺乏运动
教育程度低
抑郁
肌力下降
空气污染
进一步分析发现 , 在这12种危险因素中 , 与死亡关系最为密切的前二位是高血压(10.8%)、教育程度低(10.5%) , 其余10种危险因素的关联度则在5%-8%之间 。 由此可见 , 能否充分认识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性、提高对心脑血管防治知识的学习 , 是关系到维护心脑血管健康的两个关键问题 , 能否阻止延缓心脑血管病死亡的发生 , 如何对待这2个问题至关重要 。
让人遗憾的是 , 以高血压为例 , 相当多的人对其缺乏足够的认知 , 甚至“执拗”地走进诸多误区而不能“自拔” , 致自己的生命于危险之中却不自知 , 比如最常的2个高血压认知误区:
文章图片
NO1:年纪大了血压高一点很正常、不用管
衰老与高血压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 但不等于年龄大了高血压不需要控制 , 要知道高血压对心脑血管的损伤不会因为年龄大了就“手下留情” , 相反会加速血管的老化和病变 , 而人与血管同寿 , 尤其是50岁后越早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 血管健康的获益越大;可以这样说 , 任何能将血压维持在此目标内的举措包括及早服用降压药 , 都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任 。
NO2:不要轻易服用降压药 , 伤了肝肾才更要命
高血压最大的危害在于导致血管病变 , 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 , 由于其破坏了血管的正常结构 , 因此一旦发生难以逆转 , 此时即使服用降压药也只能起到阻止延缓病变进展的作用 , 与之前服药控制好血压避免血管病变发生差距甚大 , 不少人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才开始接受降压药治疗 , 只能说是在“亡羊补牢” 。
看看身边高血压人群中因脑梗塞、脑出血、心肌梗塞、尿毒症、肾衰竭、失明等等致死致残的事例 , 哪一个不是忽视对高血压的及早控制以及控制不佳导致 , 哪一个是因为长期服用降压药伤了肝肾所致呢?因为伤肝肾的不是降压药而是高血压 。
文章图片
此外一定要知道 , 对高血压的控制存在记忆效应 , 即高血压早期对血管的损害不会因之后血压得到控制就消失 , 换句话说就是高血压越早得到控制 , 血管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 只要血压高于目标水平越早服用降压药 , 未来的获益越大 。
总之 , 上述导致心脑血管病发生的12个危害因素都是可防可控的 , 关键在于自己对它们的认知 , 死亡不可避免 , 过早死亡实在让人遗憾 , 尤其是高血压这个第一危险因素 , 本就是检验生活方式是否健康的一项客观指标 , 将其努力控制并维持在130/80mmHg以下是必须要做的 。
【导致心脑血管病发生的12个危险因素,了解下】过了50岁的你 , 现在的血压是多少呢?
- 这件你常做的事儿 很易导致“干眼症”
- 秋冬心血管疾病频发,医生提醒:这三种运动,对心脑血管最有益
- 三伏天,这些心脑血管疾病你了解多少?
- 为了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每隔一日服用阿司匹林,这种做法科学吗?
- 胃酸过多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生活中可以这样调理
- 辟谣:高血压超过40岁,就应该吃点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病
- 儿童健康|14岁男孩左右脸不对称 原来竟是这种眼病导致
- 绿茶可以降低血脂吗?降低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吗?看看最新研究
- 丹参|丹参加“1物”,坚持喝可活血溶栓,疏通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 错误使用了二甲双胍,导致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