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 秋风吹起的丰收季( 二 )


千帆竞发迎开渔
如果说处暑时节的传统民俗体现的是古人的智慧 , 那么如今沿海地区的“开渔节” , 则体现了现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对渔业资源合理利用的认知 , 是一种生态文明和绿色消费观的体现 。
每年8月16日 , 便是广东、浙江和福建一带的“开渔节” 。 由于这一天临近处暑节气 , “开渔节”便成了处暑的重要民俗之一 。 在浙江省象山县 , 每年都要举行“开渔节” , 这是最早由政府部门所倡导的海洋庆典活动 , 具有浓郁的渔乡风情和海滨旅游特色 。 当地渔民自古以来就有开捕祭海的民俗 。 当地政府将渔民的自发仪式上升为海洋文化的盛大典礼 , 集文化、旅游、经贸活动于一体 , 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渔乡特色 。 传统的祭海仪式表达渔民出海平安的祝愿 , 海洋志愿者的行动体现了人们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意识 , 锣鼓齐鸣、千帆竞发的开渔盛况吸引了来自全国的数十万游客 。 “开渔节”同时也成为一项招商引资的重要活动 。
在广东 , 从2003年开始 , 每年处暑节气前后都要举行“开渔节”的庆典活动 。 有“开渔” , 便有“休鱼” 。 从1999年起 , 我国每年夏季都在南海实行2个月至3个月的休渔期 。 夏季是鱼类繁育和幼鱼生长的重要时期 , 休渔保护了经济鱼类的幼鱼资源 , 让渔业资源得到休养生息 , 有明显的生态效益 。 渔船在休渔期间也节约生产成本 , 休渔结束后渔获物产量增加、质量提高 。 今年南海的休渔期从5月1日开始 , 到8月16日结束 , 8月16日便是今年“开渔节”的日子 。
2022年8月16日上午 , 第二十届南海(阳江)“开渔节”在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举行 。 中午12时 , 随着开渔号令的吹响 , 为期三个半月的南海夏季休渔期结束了 。 800多艘停靠在渔港内的渔船 , 在汽笛与礼炮声中乘风破浪 , 依次奔赴南海 。 渔民将再次开启新一轮的耕海牧鱼生活 , 大约一周后 , 渔船将满载新鲜鱼虾返回海港 。
处暑 秋风吹起的丰收季】“期待出海第一网有个好收成 , 鱼虾蟹满载而归 。 ”在开渔节现场 , 渔民周亚武这样说 。 渔船出发前 , 他站在船头 , 充满期待 , 摩拳擦掌 , 迫不及待准备撒下“金秋丰收的第一网” 。 他预计 , 这趟出海能捕获一大批濑尿虾 , 销往珠三角各大城市 , 能赚一大笔钱 。
开渔之后 , 各种海鱼新鲜上市 , 是选购海鲜食材的最佳时节 。 食品销售商“钱大妈”也参与“开渔节”活动 , 并联合供应商首发8艘渔船出海 , 以直播的形式 , 在线上向消费者展现“开渔节”盛况 , 解密如何从源头保持食材新鲜等 , 让消费者获得深度体验感和参与感 。
据了解 , 今年的“开渔节”除了发布开渔令、祭海活动、帆船帆板表演3项传统活动外 , 还新增了四季海陵欢乐汇、海陵岛首届荷花节、“广东醉美乡村”摄影大赛、“漠阳味道”美食周、开渔文化展示活动、开渔旅游周6项活动 。 主办方负责人说 , “开渔节”的活动是在改革传统习俗的基础上 , 赋予体现当代渔民精神风貌和社会文化特色的积极成分 , 以祭海、放海、开船等仪式欢送渔民出海 , 祝愿他们出海平安 , 满载而归 , 同时 , 引导广大渔民热爱海洋 , 保护和合理开发海洋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