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人只能静养,运动是道“催命符”?

本文转自: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朱韵熙采访人员何丽娜
“我做过支架 , 是不是不能锻炼?”“我被诊断为冠心病 , 心脏承受力差 , 还能游泳吗?”“生气、劳累都会让我心脏不适 , 运动是不是更危险?”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董鹏说 , 经常会有患者提出类似的疑问 。
在很多人看来 , 心脏是个非常脆弱的器官 , 出现问题必须“静养” 。 一些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 , 更是一点不敢多运动 , 能躺着就不站着 , 能坐车绝不走路 。 殊不知 , 因为心脏疾病放弃了锻炼 , 会得不偿失 。
心脏病人只能静养,运动是道“催命符”?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运动是强健心脏的良药
心脏健康离不开规律的运动 。 越不动身体越差 , 心脏也就越脆弱 。 运动不是心脏病患者的“催命符” , 相反 , 科学的运动能够给心脏带来诸多好处:
改善心肌供血 , 增加心脏泵血功能 , 提高心脏射血分数 , 减少心力衰竭 , 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
心脏病人只能静养,运动是道“催命符”?】调节血脂 , 降低甘油三酯 , 稳定斑块 , 促进冠状动脉血管侧枝循环形成 , 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 降低心肌梗死和中风的风险 。
稳定情绪 , 改善睡眠 , 调节血压和心率 , 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 。
对于心脏疾病患者来说 , “运动康复”本身就是心脏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 冠心病及支架、冠脉搭桥术后、心力衰竭、心肌病、心律失常、心脏外科手术后等心血管疾病患者 , 进行适度和科学的运动 , 都有助于增强机体活力、促进心脏康复 。
临床上 , 由于患者对心脏运动康复知晓率低 , 参与度差 , 很多人还因为患病拒绝运动 , 从而失去了从运动中获益的机会 。
心脏病人只能静养,运动是道“催命符”?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量体裁衣 , 制定运动计划
对于心脏病人来说 , 开展运动前 , 最好先咨询医生 。 医生会综合考虑年龄、病情、生活习惯等因素进行“量体裁衣” 。 还会根据需要进行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 , 确定最高安全心率和心脏功能容量 , 给出运动处方 。 一般包括运动方式、方法、强度、时间等 。
在运动强度上 , 最重要的是监测心率 。 一般来说 , 运动时的心率以达到(220-年龄)×60%左右为佳 。 低于这个数运动效果不大;高于(220-年龄)×85% , 会比较危险 。
在运动频率上 , 需要进行规律运动 , 循序渐进 , 心脏才会受益 。 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 , 初期可运动10~15分钟 , 随着心功能和体能的恢复 , 逐渐增加到每次运动30分钟 , 每周3-5次 。
如果运动过程中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头晕、身心疲劳或肌肉酸痛等情况 , 应暂停运动 。
心脏病人只能静养,运动是道“催命符”?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推荐四种运动 , 避开两个时刻
在运动类型上 , 要尽量选择能够长期坚持且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 , 以有氧运动为主 , 配合适当的肌肉力量训练 。 推荐四种比较适合心脏病患者的运动:
步行或慢跑 。 出院后的最佳运动是步行 , 运动初期可选择散步或快走 , 速度在3~6公里/小时 。 这项运动适合绝大多数人 , 运动时选择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场地 , 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随时调节速度强度 。
骑自行车 。 这也是一项能够较好把握强度的运动 , 骑车前要调节好车座高度 。 也可以选择室内自行车锻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