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焦虑症有救了!持续做好一点,你就离自愈不远了!

强迫症、焦虑症有救了!持续做好一点,你就离自愈不远了!
文章图片
很多强迫症患者对森田疗法都很熟悉 , 有些人甚至对此方法了解的非常透彻 , 和别人讲起来也是头头是道 。 但是依然饱受强迫症的困扰 , 就像一位患者说的那样:“当强迫思维来的时候 , 它就像个巨大的漩涡 , 把我吸进去 , 出不来 , 根本没办法做到顺其自然” 。
为什么很多人道理都懂 , 就是做不到 。 问题的根源到底在哪?
强迫症、焦虑症有救了!持续做好一点,你就离自愈不远了!
文章图片
森田疗法中的顺其自然 , 是指顺应事物本来的样子 , 不去对抗它 , 不要试图去消灭它 。 让它自然呈现 , 是什么就是什么 , 保持它本来的样子 。 它可以是客观上的痛苦 , 例如身体的疼痛 。 也可以是主观上的情绪感受 , 例如害怕 , 恐惧等 。 只要不去管它 , 它自然会消失 。 一切的情绪和感受也都是无常的 , 是不受认知控制的 。 正如禅宗里的一句话所说:"钟鸣乎 , 槌鸣乎 , 钟槌之间鸣也 。 "意思是说 , 假如我们的躯体是钟 , 外界的刺激是槌 , 那精神活动既不是钟 , 也不是槌 , 而是槌钟撞击的声响 , 时刻处在不断的变化中 。
但是对于大部分强迫症患者来说 , 总想妄图任何客观情况 , 都能如自己所愿 。 一见到痛苦就想赶紧躲避 , 就想铲除它 。 所以如果没有足够的定力的话 , 根本无法做到正视痛苦 , 观察痛苦 。 面对痛苦会一次又一次的投降 。 因此又被强迫思维控制住了 , 所以导致顺其自然做起来就非常困难 。
因此 , 森田疗法能起到有效作用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能够忍受痛苦 。
如果我们能忍受住痛苦的来袭 , 忍受住痛苦从出现到消失的这样一个过程 , 我们就基本做到了森田疗法所说的“顺其自然” 。 但是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说 , 没有足够定力 , 还没来得及等到痛苦消失 , 就放弃了 。 我了解 , 这个过程太煎熬 , 太痛苦了 。
强迫症、焦虑症有救了!持续做好一点,你就离自愈不远了!
文章图片
那我们不妨换个姿势忍受痛苦 。
我们知道 , 在产生强迫性思考与焦虑情绪的同时 , 你也有呼吸、行走等其他生理现象 , 身边也有空气流动等自然现象 。 我们可以把注意力锚定在这些外部事物上 , 这是一个可操作的具体的应对的方法 。 当我们把有意注意力放在这些具体的事物上时 , 就阻断了无意识的思维模式 , 自然就不会被原来的强迫思维推着走了 。 有意注意就是保持觉知 , 对于强迫症患者来说 , 保持觉知就是最好的应对痛苦的方法 。
李老师《战胜强迫症》一书中的亦止法 。 简单来说 , 就是通过“亦是如此”这句话 , 对当下进行描述、标记的方式 , 保持觉知(正念) , 使我们的心安住当下 , 做到顺其自然 , 从而消除强迫、焦虑、紧张等症状 。 没有了执著、纠缠 , 就不会有各种妄想(胡思乱想) , 没有妄想 , 就不会再有强迫 。 任何方法 ,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的体悟 。 如果我们能吃这份练习的“苦” , 就不会再受强迫的苦 。
另外一个保持觉知的方法就是正念训练 。 正念是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来觉察现在和自己 , 即有意识地觉察、活在当下且不做判断 。 正念的“正” , 与正邪好坏之义无关 , 是指当下、此刻 。 而“念”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 , 修习者将思想固定在某个对象上 , 专注的观察它 , 就称为念 。
练习正念时 , 就是要像你第一次接触这个世界一样 , 重新理解它 , 并且能够维持对当下的关注 , 像回归孩童时期一样 。 将内心从过去和未来的压力中解放出来 , 回到当下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