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互联网医院如何演进,天肿的创新实践值得借鉴

“我家是外地的 , 能用医保吗?”“医生说可以在线上复诊开药 , 具体怎么操作?”
下午两点多 , 一对来自内蒙古的夫妻来到天津市肿瘤医院(以下简称“天肿”)互联网医院服务中心的门前 。 他们刚刚从医生的诊室走出来 , 连夜就要搭火车赶回老家 。 一千多公里的距离 , 让这对夫妻为下次复诊时的奔波而犯愁 , 幸好 , 医生给他们提出了通过互联网医院复诊这个选项 。
公立互联网医院如何演进,天肿的创新实践值得借鉴
文章图片
△天肿互联网医院服务中心
“我们互联网医院的注册人数已经超过36万 , 高峰期单日接诊近千人 , 大量的外地患者通过互联网医院解决了复诊难的问题 。 ”黄鼎智是天津市肿瘤医院分管互联网医院的副院长 , 患者用脚投票的结果 , 让他意识到 , 互联网医院的上线势必会大大缓解过去由于时间和空间不便而带来的就医困境 。
在近日召开的第二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上 , 天肿互联网医院作为代表天津市“互联网+医疗”的唯一示范项目 , 入选“新时代中国网络文明成果展” , 全方位展示互联网在医疗领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
在九成互联网医院“建而不用”的大环境下 , 天肿互联网医院是如何建设 , 又是如何物尽其用的?
“想要把互联网医院用起来 , 就要让患者和医生都用着方便 , 喜欢用 。 ”黄鼎智反复强调 , 把所有功能和细节都做到极致 , 是让患者和医生喜欢用互联网医院的重要前提 。
但他同时表示 , 让患者和医生都方便绝不是一个只停留在挂号预约、简单咨询和复诊取药层面的面子工程 。 “我们希望将天肿互联网医院打造成为一个能够把医院绝大部分的线下工作搬到线上 , 甚至在线上扩展一些线下无法完成的工作 。 打破人们对于互联网医院原本的印象 , 将互联网医院的边界无限扩大 , 真正拆掉医院的‘墙’ 。 ”
1.0阶段:让患者和医生都爱用的互联网医院
互联网医院先行者的经验表明“让患者和医生都喜欢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和所有互联网医院一样 , 天肿互联网医院的1.0版本以挂号预约、在线复诊咨询、处方配送等基础功能为主 。 但患者对这样的产品并不买账 , 天肿互联网医院小程序上每天1万多的访问量 , 最终只能沉淀出不到100个实际咨询和复诊单 。
花了大成本建设的互联网医院 , 却无法让更多人用起来 , 面对这样的窘境 , 医院领导团队下定决心要从用户体验出发 , 对互联网医院进行重新设计和升级 。
“这次升级最主要的就是要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 , 让患者用起来更方便 。 ”黄鼎智说道 。
作为中国TOP5的肿瘤专科医院 , 天津市肿瘤医院约有60%的患者来自外地 。 与此同时 , 肿瘤虽然已经是慢性病 , 但它自身具有特殊性 , 患者更倾向于出院后找自己的主治医师复诊 。 外地患者就医成本高、复诊患者占比高 , 这两项关键指标促使医院亟需利用互联网提高复诊效率 。 高效复诊既能方便患者 , 降低患者成本;也能为新患者、尤其是疑难重症患者留出更多就医机会和时间 , 提升优质医疗的可及性 。
公立互联网医院如何演进,天肿的创新实践值得借鉴
文章图片
△天肿总部院区
“有很多患者到医院挂个号 , 实际上就是为了预约一个影像检查 , 做完检查还要再挂一次号去看结果 , 中间还要在旁边的宾馆住上几天 。 ”黄鼎智决定 , 便民的第一步 , 就从把所有的检查检验预约上线开始 。
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 同一套设备 , 需要考虑门诊、住院患者的需求 , 现在加入线上患者的需求 , 需要协调的场景相当复杂 。 “我们与多个院内信息化系统厂家 , 及医技科室、管理科室间点对点反复沟通调整业务流程 , 最终确认了对接方案及各方职责 。 上线测试过程中遇到问题后第一时间定位责任方 , 督促及时调整解决 。 ”历时三个月后 , 天肿互联网医院终于开通了所有检查项目的在线预约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