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绮霞:待病人如朋友!丨长宁医师

本文转自:新闻晨报
这几天 , 上海市同仁医院心血管内科姜绮霞医师在“发热门诊”支援 , 丈夫又紧急带队参与三亚疫情防控工作 , 两个幼小的女儿便托给了朋友照顾 。
帮姜绮霞照顾女儿的朋友沈凌(化名) , 也曾经是她的病人 。
两年前 , 沈凌因“难治性高血压”来到上海市同仁医院特需门诊就诊 , 经过详细地检查和姜绮霞给出的阶梯式调药物调整后 , 沈凌的血压得到控制 。 之后 , 姜绮霞还帮助沈凌进行了相关靶器官损伤的检查 , 明确了一级预防用药的方案 , 并且告诉她“持之以恒规范用药和随访 , 才能在疾病管理过程中终身获益” 。
“戴着口罩的姜医师眼神特别真诚 , 从她的语言中我能感受到满满的专业 , 也建立了信任 。 ”这是沈凌的心声 , 从此后 , 每次到同仁医院复诊 , 每次坐到诊室内 , 姜绮霞与她之间也不再是简单地解决疾病问题 , 朋友的情谊随之在两人心间慢慢滋长 。
姜绮霞:待病人如朋友!丨长宁医师
文章图片
可让沈凌与姜绮霞由医护变为朋友关系 , 还是沈凌丈夫患急症的那一次 。
今年4月份 , 上海新冠疫情较为严重的时候 , 沈凌丈夫突发“胸痛” , 情急之下 , 她只能深夜求助姜医师 。
“虽然我也知道这个时间段属于医师的私人时间 , 但还是拨通了姜医生的电话 , 希望能获得帮助 。 ”仔细了解患者症状后 , 姜医师判断不能排除“急性心肌梗死” , 于是联合同仁医院心内科团队的医护们 , 及时帮助沈凌丈夫开通了堵塞的冠脉 , 解决了这次危及生命的重症 。
姜绮霞:待病人如朋友!丨长宁医师
文章图片
一位患者为姜绮霞亲手作画
“医者仁心 , 能帮助到病人是职业给予我的最大收获 。 作为一名新上海人 , 在这座城市完成学业的深造 , 实现职业的蜕变 , 是患者们无私信任给了我不断努力和成长的动力 。 ”姜绮霞告诉采访人员 , “这种感动是双向的 , 很多人难忘的是病人被治愈后的画面 , 而作为一名医师 , 一份份因病人的信任而得到的温暖也是弥足珍贵的 。 ”
姜绮霞:待病人如朋友!丨长宁医师
文章图片
姜绮霞
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 , 同仁医院心血管内科“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亚学科带头人 。
姜绮霞:待病人如朋友!丨长宁医师】兼任“中国健康管理协会高血压防治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心脑血管病分会”委员 , “上海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高血压学组”委员 ,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 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3篇 , 参编著作8部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及卫健委等数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 , 擅长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