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信号》:科学家发现“癌王”转移关键因子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科学·信号》:科学家发现“癌王”转移关键因子】胰腺导管腺癌恶性程度极高 , 其5年生存率不超过10%[1] , 被称为“癌中之王” , 这与胰腺癌早期诊断困难、复发转移能力强的特点密不可分 。 而胰腺癌的这些特征都源于其独特的肿瘤微环境-致密的基质(80%由成纤维细胞组成)[2] 。
此外 , 癌细胞的生长、入侵和转移严重依赖于癌细胞与微环境中细胞的双向交流 , 这种交流主要涉及到肿瘤微环境中癌细胞和基质细胞内可溶性因子的分泌 , 细胞外囊泡在这种交流中起到关键作用[3] 。
成纤维细胞(CAFs)衍生的细胞外囊泡对胰腺癌侵袭转移、化疗耐药起到重要作用 , 由此可见 , 破译驱动CAF衍生的细胞外囊泡生产、运输、释放和吸收的分子机制至关重要 。 研究团队前期发现在胰腺癌微环境中 , CAF衍生的细胞外囊泡可促进胰腺癌细胞的侵袭性 , 而这种效应取决于CAF衍生的囊泡上是否存在膜联蛋白A6(ANXA6)[4] 。 因此 , 明确ANXA6阳性的CAF衍生囊泡在胰腺癌微环境中内化的机制对于克服“胰腺癌转移”这一临床难题显得尤为重要 。
近日 , 法国马赛癌症研究中心的RichardTomasini教授在ScienceSignaling上发表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5] 。 研究人员发现 , 细胞表面糖蛋白CD9介导了ANXA6阳性细胞外囊泡的摄取 , 且CD9可成为预测胰腺癌不良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
《科学·信号》:科学家发现“癌王”转移关键因子
文章图片
文章截图
ANXA6阳性的CAF衍生囊泡增加了胰腺癌细胞对其的摄取 , 这是胰腺癌具备高侵袭性的主要原因 。 基于此 , 研究人员通过分离出胰腺癌肿瘤组织中原代CAFs , 并在病理生理情况下进行培养 , 同时敲减ANXA6 , 随后利用蛋白组学的方法鉴定CAF中受ANXA6调控且与其相互作用的蛋白 , 并鉴定出关键靶点:CD9 。
《科学·信号》:科学家发现“癌王”转移关键因子
文章图片
图1.CD9是CAF衍生的ANXA6阳性细胞外囊泡的关键靶点
那CD9是否与胰腺癌的转移和预后有关呢?
研究人员通过大规模的临床样本分析(n=951)发现CD9在胰腺癌患者中高表达 , 尤其是在更具有侵袭性的胰腺癌亚型——鳞状细胞癌中显著上调 , 其高表达象征了更差AJCC分期及总生存率 。 因此 , CD9可以作为诊断胰腺癌预后不良的生物标志物 。
《科学·信号》:科学家发现“癌王”转移关键因子
文章图片
图2.CD9可作为胰腺癌不良预后的标志物
CD9可以作为胰腺癌转移的预后标志 , 那这种侵袭相关性是否与其微环境中细胞外囊泡交流有关呢?因此 , 研究人员提出假设:CD9与ANXA6形成复合物 , 并参与CAF衍生的细胞外囊泡摄取 , 从而增强胰腺癌的侵袭性 。
不出所料 , CD9确实是胰腺癌肿瘤微环境中的关键调控因子 , 且CD9在胰腺癌小鼠模型中呈现明显的富集 , 而这种富集以成纤维细胞处为著 。 当胰腺癌细胞与CAFs共培养时 , CD9的mRNA水平上调25.6倍 。 因此 , CD9在胰腺癌肿瘤微环境中的CAFs中显著富集 , 并且在病理生理培养条件下得到增强 。
《科学·信号》:科学家发现“癌王”转移关键因子
文章图片
图3.CD9在胰腺癌肿瘤微环境中的CAFs中显著富集
CD9在CAFs中显著富集 , 且与ANXA6相互作用 , 那是否与胰腺癌摄取CAF衍生的ANXA6+细胞外囊泡有关呢?
为评估CD9是否在胰腺癌细胞对CAF衍生的ANXA6+细胞外囊泡内化中具有直接作用 , 研究人员将细胞外囊泡与CD9阻断抗体共孵育 , 发现CD9阻断抗体预孵育降低了正常成纤维细胞衍生细胞外囊泡的摄取 , 尤其减少了胰腺癌细胞对细胞外囊泡的摄取 , 表明CD9在胰腺癌摄取细胞外囊泡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