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峰这个村凭什么成了网红打卡地?

本文转自:邯郸新闻网
雨后的老道泉湿地公园 , 万物葱茏 , 透着阵阵清凉 , 大社镇南旺村党支部书记李勇看着河面雾气缭绕 , 被雨水洗涤过的植被更加清新亮眼 , 河中偶见水鸟蹁跹 。 “那是黑鹳、那是白鹭、那边的是麻鸭……”李勇细数着所见到的野生鸟类 , 感慨家乡这些年生态环境的转变 。
峰峰这个村凭什么成了网红打卡地?
文章图片
大社镇南旺村位于峰峰东北 , 北靠武安市 , 东临复兴区 , 属三县交界 , 主要经济收入以农业为主 , 西南是老道泉湿地公园 。 曾经老道泉是南旺村的骄傲 , 也是众多村民童年里最美好的记忆 , 上世纪90年代 , 随着煤炭等资源过度开采 , 这里成了采煤沉陷区 , 变成一个无人问津的荒野之地 , 南旺村也由于基础设施落后、村民观念陈旧、党建基础薄弱等原因 , 没有集体产业 , 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 , 村庄没有了生气和活力 。
峰峰这个村凭什么成了网红打卡地?
文章图片
2016年 , “7.19”洪灾中 , 南旺村塘坝被冲毁 , 全村唯一的水利灌溉设施被淹没 , 农田被毁 , 农作物绝产 , 村民损失惨重 。 此时 , 刚上任的村支部书记李勇看在眼里 , 急在心里 。 “乡村振兴靠大家 , 人多力量大 , 我们一起动手重新建设 , 总会战胜困难的 。 ”李勇鼓励村民说道 。 说干就干 , 经过多方筹集资金和上级帮扶 , 4个月时间里 , 南旺村新修泵房一座 , 安装一台全新水泵 , 新修建灌溉渠300米 , 农业灌溉的难题被解决 , 村庄发展恢复到正轨 。
峰峰这个村凭什么成了网红打卡地?
文章图片
2018年 , 峰峰正在大力推进全域生态修复 , 沉寂多年的老道泉修复利用了起来 , 南旺村也迎来了发展的机遇 。 沉陷区的老道泉经过修复再现了以往清泉碧波、水草丰茂的景象 , 打造成了集观光游览、旅游休闲、农家采摘、水上娱乐、儿童游乐等项目为一体的生态湿地公园 , 一度以日均3万的游客量 , 瞬间成为火爆的网红打卡地 , 为峰峰增添了一张靓丽的名片 。 老道泉焕发出的生机与活力 , 也为村庄的发展带来了新前景 。
“以前南旺村只有一条‘崔淑公路’ , 村民出村都需要从别的村绕路 , 特别不方便 , 我们就想借着修建老道泉湿地公园的契机 , 修一条属于我们村自己的路 , 但是 , 那条路的土地是邻村的 , 当初为了协商修路问题 , 我们两委干部不知道往邻村跑了多少趟 。 终于在2019年初 , 修好了一条横穿老道泉湿地公园、连接青兰连接线和南旺村的柏油路 , 从根本上解决了村民出村难问题 。 ”李勇说 。
峰峰这个村凭什么成了网红打卡地?
文章图片
交通便利了 , 村里的建设也得配上套 。 2020年 , 南旺村通过“三清一拆” , 拆除违章建筑50余处 , 清理杂物3000立方米 , 将村口多年的大片土坑填平 , 建成了小游园 , 还新建了党群服务中心、图书室、健身场等场所 , 在改善村容村貌的同时 , 加强了村庄的基础设施 。
峰峰这个村凭什么成了网红打卡地?
文章图片
随着环境的改善和交通的便利 , 南旺村这片肥沃的土地吸引了一批年轻的返乡创业青年 , 何桓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 他采用“集体入股+公司运营+农民参与”的经营模式 , 建立了老道泉有机草莓采摘园 , 占地23亩 , 依托老道泉天然的环境和水质 , 种植西红柿、草莓、车厘子、葡萄等果蔬和花卉 , 年收入可达30万元 , 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30余个 。
峰峰这个村凭什么成了网红打卡地?
文章图片
大学生贾路遥和两位合伙人回乡创业 , 采用“集体土地入股+公司+农民参与”的方式 , 建起占地25亩的鸡枞菌种植基地 , 年产鸡枞菌14.4万斤 , 为村民及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百余个 , 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2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