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炎|出伏后,秋燥难耐?巧用玉竹,“润”着过秋天

毛囊炎|出伏后,秋燥难耐?巧用玉竹,“润”着过秋天


出伏后 , 秋天的气息越来越浓了 。
不论是尚未褪去热气的南方 , 还是已经感受到凉风阵阵的北方 , 都难逃“燥邪”的影响 。
中医认为 , “燥”为秋季的主气 , 燥气易伤肺 , 容易使身体因为津液不足而出现诸如津亏液少的干燥症以及口干舌燥、皮肤干燥 , 或有干咳等不适症状 。
所以说 , 秋季想要身体舒服 , 一定要注意“润”着过 。
01
“补水”不能只靠“喝”
很多人认为 , 津液不足时多喝水就能补回来、就能“润燥” , 其实并没有这么简单 。
中医认为 ,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 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 它来源于我们日常所摄入的饮食水谷 , 并通过脾胃的运化以及有关脏腑的生理机能而生成 。
这意味着 , 要想使人体津液充足 , 就要保证吃得对、喝得好 , 还得保证身体各个脏腑的功能正常 。
这也就是为何在我们感觉口舌干燥时 , 多喝水并不能解燥的原因 。
02
祛秋燥 , 要会吃
秋季时 , 想要补足津液 , 除了喝水 , 我们还有多吃一些具有润肺清燥、养阴生津功效的食物 。
这时候 , 一定不要错过玉竹!
玉竹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种“汤料” , 味道甘甜 , 用它煮出来的汤也清润可口 。
《本草纲目》中说玉竹“味甘性平” , 平时入药用的是它的根部 , 它像竹子一样分为很多小段 , 看起来有点像迷你版的甘蔗 , 再加上颜色黄白似玉石 , 故得名“玉竹” 。
玉竹是一种少见的“补水奇材” , 本草书中说它“至难燥 , 即燥亦柔 , 移根种之 , 极易繁茂” 。
普通的植物根茎 , 挖出后在炎热干燥的天气下暴晒 , 很容易就变得又干又硬 , 但玉竹不一样 。
晒玉竹的话要一边晒一边搓 , 这样才能晒得通透 , 而且晒完后拿起一根咬一口掰一掰 , 仍然是黏黏的软软的 , 可见其独特的“锁水保湿”能力 。
中医利用了玉竹的这种特性 , 发挥它润燥生津的作用 , 治疗秋燥特别管用 。
03
四类人最适合吃玉竹
01皮肤干燥的人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 , 玉竹入肺 , 善于润肺生津 , 同样也有滋润皮肤的作用 。

对于单纯因为皮肤干燥而肤色发暗的人来说 , 常常喝玉竹水会有一定“美容”的作用 。
现代营养学认为 , 玉竹中所含的维生素A能够改善皮肤粗糙状况 , 让皮肤变得柔软、嫩滑 。
【毛囊炎|出伏后,秋燥难耐?巧用玉竹,“润”着过秋天】02阴虚燥热的人群
玉竹适合阴虚燥热、食欲不振、体质虚弱和免疫力下降的人 。

肺中燥热阴液不足 , 干咳少痰 , 口燥咽干者可与沙参、麦冬搭配一起食疗 。
但脾虚腹泻者 , 须慎吃 , 痰湿过多者禁服 。
03精神紧张的人
玉竹能祛风退虚热 , 搭配其他药材使用 , 能起到解忧除烦、补心气的效果 , 适合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敏感者食用 。

04血糖不稳的人
现代研究发现 , 在玉竹的提取物当中玉竹黏多糖的含量最高 , 该物质能够显著地促进人体胰岛素的分泌 , 对糖尿病的治疗具有较为独特且可靠的作用 。
04
玉竹怎么吃?
玉竹安神茶
#
做法:
玉竹10克 , 玫瑰花、洋甘菊、马鞭草各6克 , 开水冲服即可 。
功效:夏末初秋 , 我国南方地区气温仍居高不下 , 若本身就是阴虚的体质 , 在白天容易心烦意乱、口干舌燥 , 夜间可能出现难以入眠、潮热盗汗等症状 。 此时饮用玉竹安神茶 , 标本兼顾 , 可达到滋阴理气、清热除烦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