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的太多会得抑郁症?告别抑郁症,抑郁症患者自救指南。( 二 )


心理学家将这种不当的处理方式统称为“认知注意综合症” 。
分为4种表现形式:
1.反复思考 。
喜欢提what、why、how式的问题:
我出了什么问题?
为什么我觉得生活没有任何意义?
我怎样做才能弥补我的过错 , 弥补我的不足?
2.过度担忧 。
喜欢提“如果”式的问题:
如果抑郁症损害了我的大脑 , 怎么办?
如果我的家人受够了我 , 我的配偶想和我离婚 , 怎么办?
如果我的抑郁症永远都不会好转 , 怎么办?
3.自我情绪检讨
偶尔听一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 这是很正常的 。
如果每天都会检查好几次自己的心情 , 看看它是否发生了变化 , 就会成为抑郁症的导火线 。
会经常问自己这样的问题:
想的太多会得抑郁症?告别抑郁症,抑郁症患者自救指南。】我今天过得怎么样?
我是不是比平时更伤心?
我为什么会伤心?
4.不适宜的解压方式
回避或压制某些想法和感受;
努力将消极的想法和信念转化为更积极、更现实的想法;
因为产生了某种不好的想法或感受对自己很生气;
比平时睡得更多;
用毒品或酒精来麻痹自己的感受;
避免在工作和空闲时间进行社交;
避免考虑未来或者沉迷制订计划 。
想的太多会得抑郁症?告别抑郁症,抑郁症患者自救指南。
文章图片
既然思虑会产生抑郁 , 是否要彻底停止忧虑 , 不去注意自己的情绪 , 心情不好的时候避免一直躺在沙发上 , 这样是不是更好?
我们当然要思考问题 , 也要从内心去解决问题 。
然而 , 我们不应该花太多时间甚至一整天都这样度过 。
触发性想法和抑郁症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
消极的诱因是短暂的 , 往往只持续几秒钟的时间 。
问题出在我们如何应对这些诱因 , 以及花在思虑上时间!
想的太多会得抑郁症?告别抑郁症,抑郁症患者自救指南。
文章图片
(诱发模型)
我思故我不在
怎么会有人仅仅因为想的过多就会得病?
可能这对于一些人很难理解 , 这也是为什么抑郁症一直不被家长、朋友甚至自己重视的原因 。
过度思虑的人常常不自知:
缺乏意识 , “我都不知道自己在反思” 。
失去控制 , “我无法控制自己的反思” 。
被动 , “没有动力 , 我什么都做不了” 。
好处 , “我可以通过自我批评来优化自己” , “反思避免我受到更多伤害” 。
生物学 , “我的抑郁症是自然生成的 , 我不能左右它” 。
我们从小在父母 , 尤其是在学校的教育下 , 学会运用自己的头脑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认为思考是有用的 。
用分析来面对每一个问题的习惯也阻碍了我们的行动 , 分析不一定是应对我们生活中情感挑战的最佳方式 。
想的太多会得抑郁症?告别抑郁症,抑郁症患者自救指南。
文章图片
对一些人来说 , 反复思考是增强自尊心的一条途径 。
当我们接受自己 , 或者说使用积极的、充满爱的话语鼓励自己时 , 我们会增强自己的自尊心 。
然而 , 高度的自尊不是通过反思建立的 。 相反 , 它是我们最不应该通过思考来破坏的东西 。 我们出生时都有良好、健康的自尊心 , 如果我们能够限制自己的反思 , 我们就可以一直保持自尊 。
还有一些人他们觉得自己特别善于分析 , 特别忧郁 , 或者高度敏感 。 正是这些特质构成了他们的个性 。
他们害怕放弃反思 , 因为他们担心因此失去自我 。 即使他们在不断的反思中患上了抑郁症 , 这种行为对他们来说也还是安全的、熟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