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藏着“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有些你天天吃!

悄悄藏着“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有些你天天吃!
文章图片
本文约2200字 , 阅读约需5分钟
太长不看
反式脂肪酸是一种「极坏的脂肪」 。
我国居民吃进去的非天然反式脂肪酸里:接近50%是来自植物油 , 糕点、饼干、面包不足5% , 市面上多数品牌的咖啡伴侣不含反式脂肪酸或含量很低 。
减少摄入的核心方法是:少用油进行高温烹饪 , 如果非要煎炸就用高饱和度的油脂 。 尽量少吃油炸食品 。
有什么危害?能吃多少?
反式脂肪酸 , 简单来说就是「含有反式非共轭双键结构不饱和脂肪酸的总称」
(好像听起来也不简单) , 你记住它是一种「极坏的脂肪」的就好 。
综合世卫组织以及我国《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指南》(2016版)的规定 , 成年人每天的反式脂肪酸摄入最好控制在2g以下 。 (大部分人还是在这个范围内的)
反式脂肪酸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 这方面证据充分 。
另外还有一些研究表明长期过量摄入可能会增加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
婴幼儿摄入反式脂肪酸的话 , 还可能导致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 国标规定婴幼儿谷类辅食、罐装辅食不应使用氢化油脂(GB10769—2010、GB10770—2010) , 推荐性标准《儿童零食通用要求》(T/CFCA0015-2020)中也提出儿童零食中不应含有反式脂肪酸 。
关于反式脂肪酸害处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人造的反式脂肪酸 , 没有证据表明天然的反式脂肪酸也对人体有害 。
悄悄藏着“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有些你天天吃!
文章图片
怎么产生的?
其实反式脂肪酸这个东西 , 自然界也有 , 但是非常少 。
比如反刍动物体内的微生物会产生少量天然反式脂肪酸 , 所以我们在吃牛羊肉还有喝它们的奶的时候 , 就可能会吃进去微量的天然的反式脂肪酸 。
而人为导致的「反式脂肪酸」 , 出现在加工油脂的过程中 。
包括:
①对不饱和的脂肪进行「氢化」
②让不饱和的脂肪长时间处于高温的状态下
(比如油脂脱臭的工艺 , 以及用植物油煎炸食品的时候)
什么是「氢化」?
这里讲一下氢化油脂的小历史 , 你可能会更理解一点
最初是食品厂商们发现用便宜的植物油做糕点的话 , 不太好用 , 比如温度一高就容易熔化、不好成形、保质期还短什么的 , 这都是因为植物油里有很多不稳定的「活扣」(不饱和键) 。
但是 , 用动物脂肪又太贵 。
悄悄藏着“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有些你天天吃!
文章图片
所以 , 有人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把植物油「氢化」 。
所谓「氢化」 , 目的是把脂肪酸里的不饱和键变成饱和键 , 活扣变死扣 , 脂肪的性质会变得更稳定 , 解决了前面说的那些问题 。
想出这个好办法的人就是德国化学家诺曼(WilhelmNorman) , 他在1901年发明了氢化油脂 , 1902年取得了专利 。
化学家诺曼WilhelmNorman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1911年左右 , 氢化油开始被广泛运用于食品领域 。 那个时候的氢化油脂 , 简直可以说是食品工业的耀眼新星 。
它又廉价 , 又稳定 , 用途特别广泛 , 还健康(如果没有反式脂肪酸的话 , 植物油是比动物油健康) 。
悄悄藏着“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有些你天天吃!
文章图片
第一代氢化油产品Crisco的宣传图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但好景不长 , 20世纪90年代 , 人们开始发现氢化油脂工艺会产生「反式脂肪酸」 , 关于其危害健康的研究结论也大量发表 。
这让氢化油脂彻底跌落神坛 , 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