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发明“她”,却被中国女性骂了3年,如今每个女性都在用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且源远流长 , 而汉字正是这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 , 可以说 , 中国文化的大部分展现都需要用到汉字 , 汉字的形成是我国古代人民在辛勤的劳动中用其智慧创造而来的 。
自古便流传着仓颉造字的传说 , 虽然并不怎么可信 , 但中国近代确实有着一位能人创造出来了一个全新的汉字 , 他叫刘半农 , 为此 , 在当时造字之后他还受到了不少的辱骂 。
北大教授发明“她”,却被中国女性骂了3年,如今每个女性都在用
文章图片
一、天资聪颖 , 以中学毕业的学历当上北京大学的教授
出生于1891年的刘半农 , 自幼便生活在江苏省江阴县 , 其父亲名为刘宝珊 , 是一名读书人 , 还曾经在科举中中过秀才 , 在那之后 , 便在当地开办了一所名为翰墨林的小学 , 而刘半农便是从这所小学里毕业的 。
1905年的时候 , 14岁的刘半农以当地县城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上了常州府中学堂 , 且在刚入中学堂的第一年 , 在每次的考试中 , 刘半农的名字始终名列前茅 , 更是被誉为了最为优秀的学生之一 , 还受到了学校校长 , 当时著名的史学家屠敬山的赏识 。
刘半农不仅天资聪颖学习好 , 还非常的有自己的主张和思想 , 在中学还没毕业的时候 , 因为学校固步自封的陈旧教育制度使其感到非常的失望与不满 , 刘半农毅然选择了从中学辍学 , 在当时可是引起来了不小的震动 , 这样的行为在他人看来 , 无疑是自毁前程的做法 , 都纷纷对其感到十分的惋惜 。
北大教授发明“她”,却被中国女性骂了3年,如今每个女性都在用
文章图片
在周围人以及父母的不理解中 , 刘半农选择了离开这个自己从小生活学习的地方 , 独自一人前往了外地发展 , 虽然学业在半途终止 , 但刘半农的人生这才刚刚开始 。
1912年 , 刘半农在经过朋友的介绍后 , 在上海找到了一份在报社编辑的工作 , 刘半农从小受到的文化教育以及其聪慧的头脑使他在编辑工作时表现出了相当的专业 , 除了在报社工作之外 , 刘半农开始在一些其他的报刊上发表一些自己的文学作品 。
为了能够让读者更好的被自己的作品吸引 , 刘半农又开始为自己想了一些迎合时代潮流的笔名 , 例如半侬、寒星之类的 , 再加上其有着极高的文化素养 , 在他的不断努力创作后 , 其作品很快便吸引了一大批忠实的读者 , 而他也成为了社会上小有名气的作者 。
又过了好几年的努力奋斗之后 , 刘半农凭借着自己在文学上的成就 , 在上海地区已然成为了一名有名的文学作家 , 许多报刊都开始主动来向他约稿 , 连当时著名的小说家严独鹤都开始来找他合作 。
1917年的夏天 , 刘半农开始从上海返回老家 , 一方面是写作带来的收入是非常不稳定的 , 另一方面刘半农也需要时间构思着今后的发展方向 , 就在这样的之后 , 刘半农突然间收到了当时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一封聘书 , 想让他去当北大国文教授 。
而之所以会有着这样的事情 , 是因为曾经刘半农与陈独秀见过一次面 , 正是由于那次的见面 , 让陈独秀看出来了刘半农的才华 , 这正是北大在发展之时所急需的人才 , 便向蔡元培校长举荐了他 , 这才有了聘书一事 。
北大教授发明“她”,却被中国女性骂了3年,如今每个女性都在用
文章图片
二、倡导新文化 , 北大教授创造全新汉字“她”却惨遭辱骂
在大学中 , 刘半农主要负责教授语音学 , 这门学科在当时可谓新兴学科 , 其主要提倡的便是发展白话文之类的新文化 , 抛弃古时候陈旧的糟粕文化 , 而北京大学在当时便是新文化的起源之地 , 但 , 刘半农的教授生涯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