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不切会怎样?沉默的杀手:胆囊结石诱发胆囊癌!

门诊来了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女性 , 捂着肚子进了我的诊室 , 一进来就对我说 , “医生 , 我胆囊结石发作了” 。 这位患者头一晚就开始肚子痛了 , 自己想当然 , 不就是胆囊结石发作了吗?自服消炎利胆片 , 忍了一晚上 , 也没见好转 。 才大清早跑来医院了 。
胆囊不切会怎样?沉默的杀手:胆囊结石诱发胆囊癌!
文章图片
患者最开始是10年前就诊断有胆囊结石 , 这十年间 , 反反复复疼痛 , 一直没有下定决心摘除胆囊 。 想着切了胆囊 , 免疫力就会下降、影响消化吸收、侥幸心理觉得不严重等 。
经过检查发现 , 不仅是胆囊壁有问题了 , 胆管也出现僵硬 , 与肝脏组织发生粘连 。 凭借着职业的直觉 , 我一下子知道问题了——少有发生的胆囊癌!
顿时我不知道如何告诉患者 , 这个女性才四十出头 , 人生半百都还没活到 。 唯有叹息 , 原本小小的一颗石头 , 却给生命画上了句号 。
除了手术切除 , 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胆囊结石 , 不是小问题 。 但凡患者诊断出有胆囊结石 , 就会问我:除了手术切除 , 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胆囊结石有很多严重的并发症 , 如果幸运 , 可能一辈子都不出现 。 但如果出现 , 就相当不幸了 。 为啥?
胆囊的作用是储存胆汁 , 吃东西的时候 , 胆囊内的胆汁通过胆总管排入到消化道(十二指肠) , 起到促进肠道内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作用 。 这里胆囊有一个排泄动作 , 在这个排泄过程中 , 胆囊结石也可能跟着排泄 , 最后的结果就是堵住胆总管 , 发生急性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 , 急性胆管炎发病急 , 不立即去医院手术 , 威胁生命 。
胆囊不切会怎样?沉默的杀手:胆囊结石诱发胆囊癌!
文章图片
虽然目前临床上关于胆囊是否切除的争议很大 , 但医生的建议都是手术切除 , 尤其是适合手术适应症的:
胆囊不切会怎样?沉默的杀手:胆囊结石诱发胆囊癌!】1.有症状的胆囊结石:右上腹疼痛/绞痛、皮肤黄疸等;
2.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的:炎症反复刺激 , 以及结石对胆囊壁的摩擦 , 会增加胆囊癌的发病几率;
3.胆囊结石太大 , 超过3厘米:也是考虑到结石对胆囊壁的摩擦 , 造成慢性炎症;
4.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息肉的:单发息肉大于1厘米;
5.泥沙样结石患者:检查报告检查提示 , “胆囊泥沙样结石” , 不要指望细小的石头能排出体外 , 而是容易引起胆总管堵塞;
6.充满型胆囊结石:有胆囊癌变的风险 。
胆囊癌少见 , 起病隐匿但恶性程度高
数据显示 , 与其他肿瘤相比 , 胆囊癌发病率虽然比较低 , 但死亡率高 , 总体的5年生存率仅有5% 。
胆囊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肿瘤 。 具有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恶性程度高、疾病进展迅速、预后极差的特点 。
胆囊癌病因尚不明确 。 目前认为与胆囊结石、胆囊慢性炎症、胆囊息肉、胰胆管合流异常、肥胖与糖尿病、遗传因素等有关 。 对具有以上高危因素的患者 , 应加强对胆囊癌的筛查 , 提高早期诊断率 。
然而 , 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早期筛查手段 。 肿瘤标志物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 。 但直到目前为止 , 尚未开发出可靠的肿瘤标志物能够用于胆囊癌的早期准确诊断 。 癌胚抗原和CA19-9在进展期胆囊癌中常可见升高 , 但其特异性较差 。 也有其他肿瘤标志物如CA125、CA242等用于胆囊癌早期诊断的研究 , 但取得的结果差异较大 。
大多数情况下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 , 影像学检查对胰腺癌及胆囊癌的诊断价值更大 , 是目前最有价值的临床诊断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