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社会人格患者会有同理心或悔意吗?

患有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personalitydisorder,ASPD)的人很少会有悔恨和同情的感受 , 反而更容易产生负面情绪 , 如愤怒和悲伤等 , 但也有例外 。
“缺乏对他人的考虑”是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标志之一(它也被人们简称为“反社会人格”) 。 它通常与较高的犯罪和欺骗等行为有关 , 有时可能与低同情心和缺乏悔意有关 。
在一些具有反社会人格的人中 , 体验同理心的能力可能会很低 , 尽管其可能接受了相关的诊断和治疗后 , 仍然较少感到同理心和悔意 。
反社会人格患者会有同理心或悔意吗?
文章图片
什么是同理心?
虽然存在不同的同理心模型 , 但许多专家同意两种主要的同理心形式:
·认知移情是识别和理解某人的感受和经历并在这些情况下想象自己的能力 。
·情感同理心是体验与某人共享的情感或感受情感 , 就好像这种体验是你自己的一样 。
同理心受损是ASPD的正式症状吗?
是的 , 发展和体验同理心的能力受损是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一种症状 , 尽管不是唯一的一种 。
此外 , 并非每个具有反社会人格的人都缺乏同理心 , 只要他们符合相关的标准——《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 , 第5版 , 文本修订版》(DSM-5-TR)确立了诊断反社会人格的四个标准 , 以下面三种或多种方式表现出无视他人需求和权利的持续行为模式:
·屡次违反法律法规并构成逮捕理由的行为;
·长期病态的谎言或任何类型的欺骗;
·冲动控制低或没有冲动控制 , 无法提前计划;
·以攻击或拳头打架形式的身体攻击性;
·对他人或自己的安全不感兴趣;
·导致失业或经济困难的不负责任的行为;
·对以任何方式伤害他人没有悔意或内疚;
·15岁之前具有挑战性行为的具体证据;
·反社会行为不是由于受伤、身体疾病、精神分裂症或双相情感障碍造成或引起的 。
DSM-5-TR还在“人格障碍的替代DSM-5模型”部分讨论了反社会人格障碍 , 为诊断提供了额外的信息 , 重点是人格障碍和可能的病理特征 。
用于诊断反社会人格的替代建议标准是:
·四个领域中的至少两个有中度或显著损害:身份、自我导向、同情、亲密;
·具有六个或更多这些病态人格特征:操纵性、冷酷无情、诡诈、敌意、冒险、冲动、不负责任 。
例如 , 患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人可能能够体验到认知同理心 , 但在亲密感和身份认同方面会受到损害 , 这可能导致他们以操纵、敌对和欺骗的方式行事 。 这些症状也可能导致他们不考虑或不关心他人 。
荣教授解释说:“患有ASPD的人很难与他人产生共鸣 , 这是他们性格构成的一部分 。 ”“他们可能能够承认他人的感受(例如认识到他人悲伤或沮丧) , 但不一定会对此感到兴奋或担心 。 ”
反社会人格患者会有同理心或悔意吗?
文章图片
反社会人格中的社会病态与精神病态特征
虽然社会病态和精神病态通常可以互换 , 但它们并不相同 。 这两个术语都与反社会人格障碍有关 。
荣教授解释说 , 社会病态和精神病态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良心的存在 , 即你内心的道德感 。
“精神病患者没有‘良心’”他说 , “他们很容易撒谎、操纵和伤害他人 , 因为他们不会感到同情或内疚 。 另一方面 , 反社会人格患者可能仍然有一点良心 , 但无论如何都会从事有害行为 。 ”这意味着反社会人格患者可能比精神病患者更容易感到悔恨 。
在人格障碍的替代DSM-5模型下 , 精神病态可以成为反社会人格的说明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