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湾“背篓医生”扎根基层近30年,她用大爱为村民走出健康之路

(来源:珠海金湾)
金湾“背篓医生”扎根基层近30年,她用大爱为村民走出健康之路
文章图片
“我到珠海已近30年时间 。
这期间 , 我在三甲医院‘学过艺’ ,
干过外科、妇科、产科 ,
也当过全科医生 ,
但大部分时间都在走基层 。 ”
在金湾区红旗镇卫生院
副院长管延萍看来 ,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 ,
作为医务工作者 ,
她肩负重任辗转多地 ,
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
亲身经历金湾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
逐步完善和服务能力的显著提升 ,
也见证了脱贫攻坚
取得全面胜利的壮阔历程 。
金湾“背篓医生”扎根基层近30年,她用大爱为村民走出健康之路
文章图片
“以前居民对我们基层医院不信任 , 大病小病都要往大医院跑 。 现在 , 您看我们医院都开设了儿童健康中心 , 居民们都能把自己的小孩带来我们医院就诊或者了解健康资讯 , 这不仅体现了居民充分的信任 , 也说明十年间金湾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所取得的成就 。 ”在红旗镇卫生院 , 管延萍指着该院儿童健康中心告诉小金 。
金湾“背篓医生”扎根基层近30年,她用大爱为村民走出健康之路
文章图片
红旗镇卫生院儿童健康管理中心
2012年 , 管延萍接到任务 , 先后前往金湾区三灶镇中心村、海澄村建设卫生站 。 建设初期 , 除了管延萍以外 , 只有一名护士 。
“当时卫生站的主要工作是开展公共卫生服务 。 要打造一个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相融合的卫生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药如何入库?如何跟医保联通?如何收费?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 , 我俩都没经验 , 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 起早贪黑从实践中总结 。 ”管延萍说 。
为解决老百姓的看病问题 , 管延萍定期入户对老人和行动不便人群进行随访 , 对患者进行治疗和健康指导 , 将患者情况登记在案 , 一项一项捋顺流程 , 也渐渐获得了村民的信任 。
金湾“背篓医生”扎根基层近30年,她用大爱为村民走出健康之路
文章图片
管延萍为患者检查身体
管延萍记得当时有一位80多岁的独居老奶奶 , 由于定期上门给她检查身体 , 一来二去熟络起来 。 老奶奶把管延萍当女儿看待 , 每次上门随访总是要热情地留管延萍吃饭 。 后来即便管延萍调走 , 老奶奶还常跟接替管延萍的同事说“好久没见管医生了” 。
在金湾对民生事业加大投入的背景和管延萍等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 , 管延萍所在的村卫生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诊查室、药房、治疗室、留观室、中医室等功能分区完善 , 各种诊疗设备一应俱全;医护从坐在办公室到下基层入户、走访 , 与老百姓的关系越来越近;基层诊疗越来越规范和完善 , 实现了就近就医、慢性病服务管理、分级诊疗……
值得一提的是 , 海澄村卫生站成为金湾区第一个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相融合的卫生站 , 变身珠海基层医疗的一张亮丽名片 。
如今 , 金湾区卫生健康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 基本形成区、镇、村三级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医疗服务体系 , 初步构建“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 , 基本建立居民就诊“大病不出区 , 小病不出镇”的分级诊疗机制 , 成功创建省级慢病防控示范区和省级健康促进区 。
金湾“背篓医生”扎根基层近30年,她用大爱为村民走出健康之路
文章图片
金湾区小林医院
金湾“背篓医生”扎根基层近30年,她用大爱为村民走出健康之路
文章图片
2020年 , 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 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 在脱贫攻坚战中 , 健康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 , 因病致贫已经成为横亘在贫困人口脱贫路上最大的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