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排场并不完全是坏事,齐宣王讲排场,干了一件流芳千古的好事

我们对齐宣王的了解 , 更多的是源于“滥竽充数”这个带有贬义色彩的成语 。 但实际上 , 齐宣王曾把“稷下学宫”发扬光大 , 在文化事业上做过突出的贡献 。
讲排场并不完全是坏事,齐宣王讲排场,干了一件流芳千古的好事
文章图片
齐宣王 , 妫姓、田氏 , 名辟彊 。 约生于公元前350年 , 战国时期齐国国君 。 齐威王的儿子 , 齐湣王的父亲 , 王后是著名丑女钟离春 。
公元前320年 , 齐威王去世 , 齐宣王继位 。 公元前314年 , 燕国的燕王哙禅位为宰相子之 , 太子平不满 , 起兵造反却被杀掉 , 因此燕国大乱 。 齐宣王趁机攻进燕国首都 , 占领燕国 。 不过这一举动实际上为齐国带来祸害 。 后来 , 燕昭王复国后 , 派乐毅攻进齐国 , 打得齐国只剩下即墨、莒这两座孤城 。 齐国虽然最终把燕军赶出去了 , 但从此走向了衰败 。
公元前312年 , 齐宣王杀掉自己的王后 , 娶丑女钟离春为王后 。 钟离春帮助齐宣王治理朝政 , 起了一定的作用 。 齐宣王还曾向孟子讨教称霸天下的方法 。 孟子让齐宣王行“王道” , 不要行“霸道” 。 齐宣王虽然觉得孟子讲得有道理 , 但并不采纳 。 后来齐国越来越混乱衰弱 , 不得不从燕国撤退的时候 , 齐宣王曾后悔地说:“甚惭于孟子 。 ”
讲排场并不完全是坏事,齐宣王讲排场,干了一件流芳千古的好事
文章图片
齐宣王最大的历史贡献 , 就是他把“稷下学宫”发扬光大 。 “稷下学宫”本来是齐桓公时候创建的 , 但“稷下学宫”的鼎盛期 , 却在齐宣王时期 。 齐宣王很爱才 , 四方的文学游说之士 , 他都尽量召到学宫里来 。 这其中就包括孟轲、荀卿、驺衍、淳于髡这样的大思想家 。 而且“稷下学宫”兼容并包 , 里面汇聚了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阴阳家各个学派的学者 。 人数达到数百上千人 。 由于齐宣王让这些学者们衣食无忧 , 甚至赐给他们府邸 , 拜他们为上大夫 。 因此他们得以专心著书立说 , 产生了了不起的成就 。 可以说 , 齐宣王对创造辉煌灿烂的先秦文化 , 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
公元前301年 , 齐宣王去世 , 其子田地即位 , 也就是齐湣王 。
关于齐宣王的成语典故很多 , 比如“滥竽充数”“有事钟无艳 , 无事夏迎春”“王顾左右而言他”“缘木求鱼”“明察秋毫”等等 。 这些成语典故我们都耳熟能详 , 但或许并不知道其出处 。
讲排场并不完全是坏事,齐宣王讲排场,干了一件流芳千古的好事
文章图片
齐宣王虽然喜欢文人学士 , 给他们高官做 。 甚至杀了自己的皇后 , 娶了有才干的丑女钟离春 , 同时还虚心请教孟子、淳于髡这样的大思想家 , 询问治国之策 。 但他所做的这一切 , 更像是摆一个姿态 , 就像“滥竽充数”那样 , 喜欢讲排场 , 而不是真心想发愤图强 。 所以 , 虽然齐宣王统治时期国内人才济济 , 但齐国反而走向了衰败 。
讲排场并不完全是坏事,齐宣王讲排场,干了一件流芳千古的好事】当然了 , 这里我们也得说明一下 , 尽管齐宣王讲排场 , 光大了“稷下学宫” , 这个“稷下学宫”在当时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 , 但是在后世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 这是齐宣王的历史贡献 。
(参考资料:《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