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S:评估Reblozyl(罗特西普)的3期COMMAND试验取得积极顶线结果

欢迎关注凯莱英药闻公众号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2DaQQOOqry9wMmSY_f_Wyw
2022年10月31日 , 百时美施贵宝(“BMS”)宣布 , 一项评估Reblozyl(luspatercept-aamt)的3期COMMAND研究达到了其主要终点 , 这一结果是基于通过独立审查委员会进行的预先指定的中期分析所得 。
BMS:评估Reblozyl(罗特西普)的3期COMMAND试验取得积极顶线结果
文章图片
关于COMMAND
COMMAND研究是一项3期开放标签随机研究 , 评估Reblozyl与epoetinα相比 , 在治疗红细胞(RBC)输血依赖和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治疗无效 , 低或中风险(IPSS-R评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引起贫血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主要终点是12周的红细胞输血独立性(RBC-TI) , 平均血红蛋白增加≥1.5g/dL 。 关键的次要终点包括24周的RBC-TI , ≥12周的RBC-TI和第1-24周期间至少8周的红细胞反应 。
结果显示:研究达到了其主要终点 , RBC-TI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同时 , 血红蛋白(Hb)水平有所增加 。 在安全性上 , 与先前在MEDALIST研究的安全性一致 , 没有报告新的安全信号 。
关于Reblozyl
Reblozyl(罗特西普)是一款首创(first-in-class)的红细胞成熟剂 , 已在美国、欧盟、加拿大等地获得批准 , 目前由BMS和默沙东共同开发 。 该药物被FDA批准治疗:
(1)需要定期输注红细胞的成年β地中海贫血患者的贫血;
(2)伴有环形铁粒幼细胞(MDS-RS)或伴有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症和血小板增多症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MPN-RS-T)的极低至中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成人患者 , 使用红细胞生成刺激剂治疗无效 , 且需要在8周内注射2个或更多红细胞单位的贫血 。
BMS:评估Reblozyl(罗特西普)的3期COMMAND试验取得积极顶线结果
文章图片
BMS:评估Reblozyl(罗特西普)的3期COMMAND试验取得积极顶线结果】Reblozyl于2019年11月首次批准用于需要定期输注红细胞的成年β地中海贫血患者的贫血 , 第二个适应症的获批是基于关键性3期试验MEDALIST的结果 。 MEDALIST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的3期研究 , 评估了Reblozyl在IPSS-R评分极低、低和中危的MDS伴有环状铁粒幼细胞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研究显示:与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相比 , 接受Reblozyl治疗的患者中 , 有更大比例实现了至少8周的RBC输注独立;
BMS:评估Reblozyl(罗特西普)的3期COMMAND试验取得积极顶线结果
文章图片
与安慰剂相比 , 在研究的前24周和48周内 , 使用Reblozyl的患者达到至少12周的输血独立的比例显著更高 。
BMS:评估Reblozyl(罗特西普)的3期COMMAND试验取得积极顶线结果
文章图片
在安全性上 , 多数治疗突发性不良事件(TEAEs)为1-2级 。 最常见(>10%)的所有级别的不良反应包括疲劳、肌肉骨骼疼痛头晕、腹泻、呼吸困难、恶心、过敏反应、头痛和上呼吸道感染 。
关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一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 , 特点是髓系细胞分化及发育异常 , 表现为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造血功能衰竭 , 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 。 一部分病人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不合格(无效造血)或造血功能衰竭 , 出现贫血、出血及感染;另一部分病人除了类似表现之外 , 还有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 , 因此也被称为“白血病前期” 。
BMS:评估Reblozyl(罗特西普)的3期COMMAND试验取得积极顶线结果
文章图片
据统计 , MDS的发病率是4-5例/10万人 , 为老年人中最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之一 。 2019年中国的MDS新增患者数量约为22100例 。
根据《中国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疗指南(2019年版)》推荐 , 对于高风险MDS患者的治疗方案有限 , 其包括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大剂量化疗、去甲基化药物(HMA)及支持治疗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需要匹配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 而其可能不易获取 。 大剂量化疗对于高风险MDS患者的应答率较低且效果并不持久 。 在所有HMA中 , 阿扎胞苷是唯一可以大幅提升高风险MDS患者总生存期的药物 。 因此 , 对于可改善高风险MDS患者临床效果及耐受性的创新疗法 , 还有大量尚未满足的医疗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