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钙|立冬将至,老人说“立冬三件事,一冬无烦恼”:三件事分别指的是啥?

补钙|立冬将至,老人说“立冬三件事,一冬无烦恼”:三件事分别指的是啥?

文章图片

补钙|立冬将至,老人说“立冬三件事,一冬无烦恼”:三件事分别指的是啥?

文章图片

补钙|立冬将至,老人说“立冬三件事,一冬无烦恼”:三件事分别指的是啥?

文章图片

补钙|立冬将至,老人说“立冬三件事,一冬无烦恼”:三件事分别指的是啥?

转眼秋季已过 , 过了立冬 , 天气就算是进入了冬季 , 此时大地阴气强盛、生气闭蓄 。

人与自然本为一体 , 所以我们也应该调整自身状态 , 以顺应气节变化 。 老人说“立冬三件事 , 四季无烦恼” , 三件事分别指的是啥呢?有没有道理?

1·人应四季 , 秋收冬藏
一年四季 ,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 周而复始、循环不止 。 这既是自然变化规律 , 也是大地上阴阳二气此消彼长的轮转过程 。
春季少阳主时气温回升;夏季老阳主时万物繁茂 , 阳极而生阴;秋季少阴主时 , 草木凋敝;冬季老阴主时 , 万物伏藏 , 随之阴极生阳 , 新的轮回又将开始 。
立冬节气时 , 大地阴气强盛 , 冬水控制季节 , 自然界阴盛阳衰 , 寒气逼人 , 此时大地万物开始进入收藏和休养状态 。

《灵枢》中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 是气之常在 , 人也应之 。
人活在大自然之中 , 必受自然影响 , 只有顺应四季节律 , 才能更加健康快乐地生活 。 比如春夏时节阳气当令 , 春时阳生 , 夏时阳盛 。 春季有风寒为患 , 不宜过早减衣 , 以养人体阳气;夏季阳气极盛 , 暑热邪盛最伤人体 , 所以应处阴凉避大热 , 防暑伤阳 。
秋冬季节 , 阴气当令 。 秋时阴收 , 冬时阴藏 。 秋冬时燥邪为患容易伤阴 , 所以秋季宜多润燥收阳;冬时寒盛 , 燥邪寒邪交替来袭 , 应少动正补 , 以敛阴护阳 。
所以 , 《黄帝内经》中的所谓“春夏养阳 , 秋冬养阴” , 不过是在春夏阳盛时助发阳气、防伤阳气 , 秋冬阴盛阳弱时 , 敛养阴气、以护阳气 。

2·立冬之后 , 护阳为主
阳气为人身根本 , 是生命活动的源泉 , 阳气足而百病除 , 阳气弱而人体弱 , 阳气衰竭而人衰竭 , 人有阳气护体才少疾病 。
立冬前后 , 大地阴气强盛 , 所以气候寒冷 , 寒气凝滞收引 。 人体也随季节变动而阳气收藏 , 气血趋向于里 , 容易导致人体气机、血运不畅 。 同时皮肤致密 , 水湿难以外泄 , 只能化水下注排出 , 这就加重了肾脏负担 。
《黄帝内经》中讲:肾者主水 , 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 是说肾的主要生理功能就是藏 , 主水和纳气 。

肾在体合骨生髓 , 其华在发 , 开窍于耳和两阴 , 在液为唾 , 与膀胱相表里 。 肾中精气 , 主要作用是促进身体生长、发育等 , 肾气盛衰和人的生、长、壮、老、逝都密切相关 。
肾精充足之人 , 髓海得养 , 精神充沛 , 耳聪目明 , 毛发润泽;不足之人 , 髓海空虚 , 脑失所养 , 精神疲倦 , 反应迟缓 , 耳聋目昏 , 毛发枯槁脱落 。 正所谓“肾强人强 , 肾弱人衰 , 肾竭人无” 。
而肾五行属水 , 为老阴 , 气与冬季相应 。 所以《内经》中载:春养肝 , 夏养心 , 秋养肺 , 冬养肾 。
立冬以后 , 敛阴护阳的关键就在于温补肾经 。

3·冬季做三事 , 四季无烦恼
一是泡脚:
俗语说“养树要护根 , 养人要护脚” , 人体足部为人体精气之根 , 人体十二条正经中 , 有足三阳经终止于足 。
而以热水泡脚 , 能有效刺激脚底穴位 , 加快身体循环 , 促进多余之物的排出 , 减轻肾脏负担 , 有助于补肾护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