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个时段锻炼,竟会悄悄偷走寿命!难怪有人天天养生反而短命

在2个时段锻炼,竟会悄悄偷走寿命!难怪有人天天养生反而短命

文章图片

在2个时段锻炼,竟会悄悄偷走寿命!难怪有人天天养生反而短命

“生命在于运动”是现代人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
人们说起运动 , 往往都是以赞赏的口气表达 , 没有人会说运动不好 。
在很多人看来 , 只要运动 , 就能给我们带来健康 , “运动=健康” 。
但实际上 , 有的人锻炼别说养生 , 反倒把身体练垮了!
每天都锻炼 , 为什么身体却越来越差?
今天我们来好好聊聊其中的根源 。
一、中医眼中的运动与健康
在古文里 , “动”主要是指“活动、动作”之类的、身体四肢的活动 , 以练肌肉体格为主 。
“运”则是指身体内部气血的运行和调节 , 以练五脏六腑的机能为主 。
两者合一 , 才是中医所提倡的“运动” 。
中医认为 , 运动可以升阳 。
阳 , 即能量 , 是生命的基础 , 运动是其属性 。
通过运动 , 人身体的阳气得以生发 , 就像春天植物的枝叶得以舒展 , 如此人体的气血能够循环起来 , 不仅促进新陈代谢 , 强壮五脏 , 还让人心情舒畅 , 缓解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
如果人长期不运动 , 阳气本该运动的被抑制住了 , 舒展不开 , 那么停滞在人体里就要生病 。
但是 , 不是所有运动都是有益的 。 正确的运动可以健身 , 错误的运动却能伤身 。
运动要遵循自然规律 , 才能强身健体 , 有益身心 。
二、选错时间 , 身体越练越差
1.日出前锻炼易猝死
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早上5、6点钟 , 天还灰蒙蒙的就在瑟瑟的寒风中耍起了太极剑 。
等太阳出来的时候 , 这帮老年人已经锻炼完了 , 甚至连菜都买好回家了 。
但早上人体生理节奏未经“预热” , 血液黏度也比较大 , 此时若进行剧烈运动 , 极可能会使人不适应 , 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病 。
2022年11月 , 《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上一项涉及8.6多万人的大规模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早晨8~10点左右 , 能显著降低16%冠心病风险和17%中风风险 。
而在《黄帝内经》中对于锻炼时间一事 , 说了非常重要的四个字 , 叫“必待日光” 。
意思是一定要等到太阳出来之后再起床运动 。
古人把这种起居的养生方式归为“春夏养阳 , 秋冬养阴”的范畴 , 并崇尚至今 。
如果不顾时间乱锻炼 , 小心身体没练好 , 反而突发疾病 , 甚至猝死 , 那才是真正的得不偿失!
2.太晚锻炼损害睡眠

有些工作忙碌的人选择21点以后运动 , 但中医并不建议21点后剧烈运动 。
按照人体自然规律 , 21点后阳气应该潜藏内守 , 阴气逐显 , 若这个时候逼迫阳气外散 , 则容易阴阳失衡 , 容易兴奋失眠 , 不利于睡眠 。
另外21点到23点还是人体进入睡眠的最佳时期 , 利于身体的调养生息 。
这时候不睡觉反而来锻炼 , 损害睡眠质量的同时 , 身心都得不到充足的休养 。
睡眠质量最差和锻炼最少的人死于心脏病、中风和癌症的风险最大 。
中医在运动中讲求“形神合一” , 提倡形神共养 , 动以养形 , 静以养神 。
【在2个时段锻炼,竟会悄悄偷走寿命!难怪有人天天养生反而短命】所以不要把运动时间定得太晚了 , 该休息的时候休息 , 才能让锻炼事半功倍 。
生命在于运动 , 生命也当有动有静 。
没有运动时 , 借助静坐或冥想调息心神 , 保持心情的宁静、专一 , 使脏腑之气机协调 , 真气充沛 , 就能精神健旺 , 内外都充盈饱满 , 从而形神合一 , 真气从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