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世界少数红树林面积净增国家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超半数红树林纳入自然保护地国际专家点赞中国案例
我国成世界少数红树林面积净增国家
我国成世界少数红树林面积净增国家
文章图片
中国红树林保护案例被分享给各国代表 。
本组稿件图片摄影:长江日报特派采访人员谭芳
长江日报日内瓦11月7日讯(特派采访人员谭芳)当地时间11月7日 , 一场聚焦“红树林保护”的边会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日内瓦分会场举行 , 各国代表共享红树林保护经验 , 中国红树林保护案例受到国际专家肯定 。
红树林是最重要的蓝碳生态系统之一 , 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维持生物多样性、固碳储碳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 全球目前有341种受威胁物种以红树林为主要栖息地 。
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日内瓦分会场举行的“面向2030/2050的全球红树林保护”边会上 , 来自《湿地公约》秘书处、联合国机构、各国政府、国际机构、非政府组织的100余位代表回顾了全球红树林保护成效 , 围绕全球红树林现状与其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作用、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及红树林保护实践等内容 , 展开座谈和交流 。
缔约方非洲代表克里斯蒂娜说 , 红树林不仅具有生态价值 , 还具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 她称 , 西非地区的红树林亟待保护 , 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可能会导致西非最大面积的红树林逐步消失 。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 , 红树林具备储存超过百亿吨二氧化碳的能力 , 如果破坏红树林生态系统 , 就会使得这些二氧化碳被释放到大气中 , 会加剧气候变化 。
克里斯蒂娜对会上中国分享的红树林保护案例进行了深入了解 , 其中的全国红树林保护与修复培训班让她连连点赞 。 她认为 , 红树林保护需要多方发力 , 中国案例中的保护措施积极发动了社会力量 , 让人们学习如何保护红树林是切实而有意义的实践 。
目前 , 中国印发了《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 , 创建了红树林保护与修复国家创新联盟 , 成立了红树林监测评估中心 。 中国还将在深圳市打造全球首个红树林保护交流合作的国际红树林中心 , 该中心将全面开展技术交流、信息共享、监测评估和援外培训 , 为各缔约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服务和帮助 。
数据显示 , 中国55%以上的红树林纳入了自然保护地 , 红树林面积已由21世纪初的2.2万公顷恢复到2.7万公顷 , 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 。
我国成世界少数红树林面积净增国家】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有关负责人在此次边会上表示 , 下一步 , 中国将加快实施《红树林保护恢复专项行动计划》 , 不断扩大红树林面积 , 计划到2025年营造和修复红树林1.88万公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