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十一)( 二 )


2)严格科学地选用药物,不是所有能降低血糖、血压、血脂的药物都是好药 。例如能减低血压和血管阻力,并使血压的峰谷比值减低的长效转换酶抑制剂,可以使血管意外的危险性降低65%以上,对血压不高的患者,小剂量使用也有效,应是首选药物 。一些他汀类药物不仅可以降低胆固醇,也可以改善血流 。而一些降低肾血流量和(或)影响心肌的药物如达嗪类药物,格列本脲、噻嗪类利尿药,促进乳酸形成的双胍类药物都应慎用 。
3):抗血小板治疗:使用阿司匹林对减少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复发是有效的,可作为二级预防措施 。阿司匹林也可作为一级预防措施用于大血管疾病危险的糖尿病患者 。不适合使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可服用氯吡格雷作为替代 。
4)调整生活方式:合理饮食、良好的运动习惯,保持理想体重,禁止大量饮酒,禁烟 。这些措施对预防糖尿病脑血管疾病有积极作用 。
五、糖尿病眼病
(一)糖尿病眼病的表现和危害
糖尿病患者眼各部位均可出现糖尿病的损伤,如角膜异常,虹膜新生血管,视神经病变等,糖尿病患者青光眼和白内障的患病率高于相同年龄非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各型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患病率随患病时间和年龄的增长而上升 。99%的1型糖尿病和60%的2型糖尿病,病程在20年以上的患者,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 。10岁以下患糖尿病的儿童很少发生视网膜病变,青春期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危险上升 。
(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分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依据眼底改变分为非增殖型(背景型)、增殖型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早期改变,又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增殖性改变是一种进展型改变;黄斑水肿可以与上述两型同时存在 。
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早期眼底有出血点和微动脉瘤者较少,随病情进展,出血点和微动脉瘤增多,称为轻度NPDR;出现棉毛斑和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时,称为中度NPDR;进一步发展可见静脉串珠样改变,视网膜局部毛细血管无灌注区累及多个象限,称为重度NPDR 。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源于视网膜血管通透性异常,病变介于背景型和增殖型之间,在裂隙灯下用双目显微眼底镜可看到黄斑区局部视网膜增厚,水肿区内有微动脉瘤,周围有硬性渗出 。黄斑区大面积毛细血管异常导致弥漫性黄斑水肿 。病程长的患者,黄斑部可出现黄斑囊样水肿 。
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眼底特点是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增殖和纤维组织增生 。新生血管可以发生在视网膜任何部位,也可以发生在视盘上 。病程早期视网膜新生血管较小,伴随的纤维增殖也较少;随后新生血管逐渐增大,纤维组织也增多;以后新生血管逐渐退行性变,纤维血管组织沿玻璃体后皮层继续增殖 。玻璃体对纤维血管膜的牵引和纤维血管膜的收缩以及不完全的玻璃体后脱离导致玻璃体积血与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脱离发生在黄斑区或接近黄斑区会使患者出现视物变形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可以造成视网膜裂孔,进而导致牵拉孔源混合性视网膜脱离,造成患者失明 。
糖尿病青光眼除个别合并原发性青光眼外,主要为视网膜新生血管发生在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周围,视网膜周边部大面积无灌注区的存在,导致虹膜和房角新生血管形成,患者也可以由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而失明 。
(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
1、治疗目标
最大限度地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的失明和视力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