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推进糖尿病防治行动稳健实施( 二 )


“三位一体”综合管理守好糖尿病防治的重要战场
根据健康中国行动糖尿病防治行动目标要求 , 到2022年和2030年 , 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知晓率分别达到50%及以上和60%及以上 , 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到60%及以上和70%及以上 。 为此 , 我市积极组织专家开展健康科普教育 , 对全市基层医生进行培训指导 , 提高居民对糖尿病防治的知晓率、参与度及规范管理率 。
据武警重庆总队医院血液内分泌科主任廖涌介绍 , 2021年 , 我市组织专家编写了《重庆市民健康素养知识读本》 , 以问答形式对居民进行健康教育 , 为公众提供科学权威的糖尿病防治科普资源 。
同时 , 我市持续开展大型糖尿病防治宣传行动“蓝光行动”、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宣传活动等 , 线上线下联动 , 线上积极开展科普宣讲、发布科普视频和文章、举办网络科普直播等;线下组织开展筛查义诊、科普讲堂、媒体宣传等活动 , 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 , 广泛传播糖尿病防治科普知识 , 倡导居民自觉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
提升基层糖尿病防治能力 , 2021年 , 由重庆市医学会组织 , 糖尿病学分会专家们共同参与“糖尿病规范化基层专科能力建设培训”项目 , 通过对基层专科医生及机构进行业务、政策和管理知识的帮扶、培训和指导 , 促进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的提高 。 数据显示 , 截至2022年6月 , 我市14个区县Ⅱ型糖尿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已达到61% 。
“城市是糖尿病防治的重要战场 。 ”廖涌说 。 2018年重庆市组织开展了“城市改变糖尿病”试点项目 , 立足社区医院 , 对城市居民开展糖尿病教育 , 糖尿病前期摸底调查及“健康饮食、运动教育双处方” 。 该项目借助行政主导、专业技术支撑、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建立起糖尿病患者防、治、管“三位一体”综合健康管理模式 。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 重庆市6个试点项目区开展了人群分类健康管理 , 通过居民健康档案建档、义诊、职工体检、老年人健康体检、首诊测血糖等多种途径将人群分为健康人群、糖尿病高危人群和糖尿病患者 , 并对三类人群开展了干预前后调查 , 评估干预效果 。
沙坪坝区双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科科长焦惠艳: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构筑糖尿病预防的三道关卡
“预防为主、医防融合是实践糖尿病防治的新路径 。 ”沙坪坝区双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科科长焦惠艳表示 , 在糖尿病防治中 , 要以家庭医生团队为载体 , 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 扩大长期处方、出诊、家庭病房等服务覆盖面 , 从而提高服务质量、提升糖尿病控制率 , 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
焦惠艳认为 , 糖尿病的管理防治讲究“三级预防” , 每级预防都是筑牢群众健康屏障缺一不可的防线 。 第一级预防是避免糖尿病的发生 , 养成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 , 生活作息规律、积极锻炼身体、控制体重等;第二级预防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 延缓疾病进展 , 减少并发症发生;第三级预防是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 , 预防糖尿病导致失明、肾功能衰竭、心脑血管死亡和截肢等情况的发生 , 争取减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 从而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 , 自我管理至关重要 。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有“五架马车” , 包括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血糖监测、药物疗法 。 患者行为的改变能改善患者的血糖、血脂、减轻体重 , 从而降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