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又是食品安全问题?网传“人造鸡蛋”成本1毛钱,专家如何解释

猪肉|又是食品安全问题?网传“人造鸡蛋”成本1毛钱,专家如何解释

文章图片

猪肉|又是食品安全问题?网传“人造鸡蛋”成本1毛钱,专家如何解释

文章图片

猪肉|又是食品安全问题?网传“人造鸡蛋”成本1毛钱,专家如何解释

自从前段时间 , 一些短视频博主 , 在网上分享了很多“科技美食”的制作方法 , 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和热议后 , 不少网友都因为他而出现了“食品安全恐慌” , 看到任何食物 , 都会怀疑是“科技与狠活”的杰作 。
这不 , 近期 , 又有一段和“食品安全”有关的食品在网络上流传 , 视频的发布者称 , 现在市面上的鸡蛋 , 普遍都是假货 , 它们都是用化学原料合成的“科技鸡蛋” , 提醒大家不要去 。
同时 , 还有人声称 , 早在多年前 , 这种“人造鸡蛋”就已经在市面上流通 , 而且一枚“人造鸡蛋”的制作成本 , 只需要1毛钱 。
此言一出 , 立刻引起网络恐慌 , 很多网友都绝望地发出质疑:现在还有什么东西能吃?难道以后就要告别鸡蛋了吗?

今天使者给大家圈出个有用的知识点:“人造鸡蛋”到底存不存在?
喜欢使者的朋友 , 欢迎给使者一键三连
早在20多年前 , 民间就开始流传着关于“人造鸡蛋”的说法 , 而且多年来 , 还有不少人总结出了一套辨别“人造鸡蛋”的方法 。
例如在很多和“人造鸡蛋”有关的视频中 , 拍摄者往往将煮熟后的鸡蛋用力地丢到地上 , 然后让人惊讶的是 , 这些鸡蛋竟然好像是弹力球一般 , 在触地的一瞬间 , 就会弹起来 。
对此 , 视频的拍摄者都发出了惊呼:称这些鸡蛋都是用橡皮制作的“假鸡蛋”吧!然而事实上 , 这种情况却是可以从科学的角度来进行解释的 。
如果在鸡饲料中添加了太多的棉籽饼粕 , 那么 , 母鸡在食用后 , 就会导致蛋黄中的脂肪 , 转化为一种会让鸡蛋煮熟后 , 呈现橡胶状的硬脂酸 。
【猪肉|又是食品安全问题?网传“人造鸡蛋”成本1毛钱,专家如何解释】这样一来 , 鸡蛋煮熟后 , 就会变成弹力很大的橡胶球 。 可其实这样的鸡蛋却不是人工合成的 , 而是货真价实的真鸡蛋 。

那么 , “人造鸡蛋”的成本到底有多高呢?真的有1毛钱成本的人造鸡蛋吗?
在2012年的春节前 , 家住广州的一名市民 , 在家附近的一个超市里 , 买了一兜子的鸡蛋 , 不过 , 在回家煮熟后 , 却发现这些鸡蛋的口感非常坚韧 , 他尝试着将鸡蛋黄丢到地上 , 没想到竟然能立刻弹起来 。
因为这名市民曾听别人说过“人造鸡蛋”的事 , 于是 , 他赶忙联系当地的工商局 , 称这家超市里售卖的鸡蛋 , 都是人工合成的“假鸡蛋” 。
然而 , 在当地工商局将这批鸡蛋送检后 , 经过广州分析测试中心的专家化验 , 却发现这些鸡蛋全部都是真鸡蛋 , 至于为何蛋黄的弹性如此惊人 , 专家也对此进行了解答 , 一种可能性就是与鸡饲料中含有过量的棉籽饼粕有关 , 另一种可能性 , 就是在冬天 , 一些鸡蛋保存不当 , 出现了冻坏的情况 , 但是商家却舍不得丢掉 , 而是将它们继续售卖 。
研究发现:如果鸡蛋在低温环境下被冻坏 , 那么 , 再将这些鸡蛋煮熟后 , 它同样会变得好像是弹力球一般 , 这些都是自然现象 , 并非科技与狠活 。

那么还有一个问题 , 网上流传着1毛钱成本的人造鸡蛋 , 到底存不存在呢?
对此 , 有关专家也表示 , 网上所谓的“人造鸡蛋成本只要1角钱”的说法 , 也完全是造谣 , 早在多年前 , 中国农业大学就曾经做过“人造鸡蛋”的合成实验 , 结果表明 , 一枚“人造鸡蛋”的成本 , 至少是真鸡蛋的4倍 , 而且即使这样 , 制作出来的“人造鸡蛋”也是没有蛋壳的 , 只有蛋黄和蛋白看起来较为逼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