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在推动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调?( 二 )


新《指南》发布后 , 中国高血压联盟便召开会议讨论此事 。 “‘新指南’并没有和联盟提前沟通 , 一下子就突然发布了 。 ”中国高血压联盟名誉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教授刘力生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 其他疾病标准都可以调整 , 因为那属于学术问题 , 唯独高血压不行 。 中国高血压联盟是世界高血压联盟(WHL)的盟员国组织 。 刘力生有50多年的高血压防治经验 , 此前参与了每一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制定 。
“下调标准缺乏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 。 ”刘力生表示 , 高血压是目前唯一列入国家管理的心血管慢病防治项目 , 标准制定不仅仅是学术争议 , 也与国家民生息息相关 , 轻易调整会产生颠覆性影响 。 “按这个标准下调 , 波及面太广了 。 原来从事飞行员等高危职业的人群 , 现在突然被判定为高血压 , 还能继续从事原有工作吗?出了问题 , 谁负责?”她提出自己的疑问 。
“刚看到这个下调标准时 , 很震惊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胡大一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 按照这个标准 , 一夜之间国内高血压患者增加到5亿 , 这其中包括很多中青年 。
“高血压诊断标准不应轻易改动 。 ”胡大一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调低诊断标准并未将控制高血压的绝对风险下降很多 , 与此同时 , 还涉及药物副作用、耗费巨大医疗开销和人力成本等诸多问题 , 这个下调并没有太大的临床意义 。
“这次新《指南》并未和中国高血压联盟之间达成重要标准的共识 。 ”孙宁玲表示 , 指南的制定既要考虑到跟国际接轨 , 又要考虑中国现实经济状况、目前高血压发病率等 。
今年5月12日 , 由刘力生和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张新华主导的一项历时14年 , 入组10624人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报告发布 。 研究显示 , 在中国45~79岁血压130~139/85~89mmHg的非高危个体中 , 服用降压药物并不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 而且还有可能带来危害的趋势 。 同时研究也提示 , 血压在正常高值范围的个体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血压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
胡大一表示 , 并不建议高压在130~140mmHg的人都去医院开药 , 更重要的是改变生活方式 , 比如健康饮食、不熬夜、戒酒等 。
新《指南》制订组专家、河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郭艺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 下调高血压诊断标准 , 让更多人从更早期阶段关注血压 , 进行降压 , 可显著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 。 这样在5~10年后 , 心脑血管疾病减少可节约大量医疗费用 , 少部分人吃药所付出的经济代价将远远少于这些医疗费用 。
下调诊断标准会挤兑现有医疗资源
2017年 , 美国心脏协会(AHA)与美国心脏病学会(ACC)联合发布了新版高血压防控指南 , 将高血压的标准从140/90mmHg下移到130/80mmHg 。
不过 , 各发达国家并未在随后几年陆续跟上 , 世卫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欧洲心脏病学和高血压学会和世界高血压联盟均未改变140/90mmHg标准 。
事实上 , 美国内部也并未就高血压诊断标准达成普遍共识 。 2017年12月 , 美国家庭医师学会(AAFP)发表声明称 , 不认可对诊断标准的下调 , 对高血压的界定仍沿用传统标准 。 AAFP认为 , 尽管系统评价表明新标准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 , 但针对全人群而言 , 并没有绝对权威的证据显示能降低全因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心肌梗死等 , 已有的一些研究结果间也存在相互矛盾 。
孙宁玲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 美国高血压知晓率已经很高 , 治疗率可以达到70% , 疾病控制率达到50%~60% 。 即便将诊断标准下压 , 也能够基本覆盖新增患者 。 相较而言 , 按现有标准估算 , 国内高血压控制率仅15.3% , 农村地区不足6% , 有很多高血压患者有待治疗 。 下调后 , 国内高血压控制率降到3% , 降压药治疗会对现有医疗资源造成挤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