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认知的3个误区,很多人都“踩雷”过

我国是真正意义上的“高血压大国” , 光是高血压新发人数就已经超过了3.5亿 。 高血压作为常见的代谢类疾病 , 并发症才是其真正“凶悍”的一面 , 例如冠心病 , 脑梗 , 心梗等严重疾病 , 或多或少都会和高血压有关 。
也正是高血压症状变得普遍 , 越来越多的人也慢慢地重视起高血压了 , 甚至不少家庭都自备血压仪 , 每天定期测一测 , 随时监控血压情况 , 防止血压超过120/80mmHg , 这样的做法是值得推荐的 , 但是 , 120/80mmHg却也早已不是标准的高血压参考线 。
高血压认知的3个误区,很多人都“踩雷”过
文章图片
01120/80mmHg已“过时” , 新的血压参考标准要及时关注
可能很多朋友感到不可思议:“血压标准这种东西也是说变就能变的?”事实还真是这样 , 每隔一段时间 , 国家就会根据现有的平均生活条件 , 临床诊断率 , 平均血压等各项数据 , 来制定新的血压标准计划 。 在2021年 , 新的血压标准已经出炉 , 原本的120/80mmHg , 已经正式提升到了130/85mmhg 。
这么看来 , 血压的标准值 , 是有所提升的 , 也就意味着之前很多卡在标准线上的朋友 , 从2021年开始就已经甩掉了“高血压”这顶帽子 , 这样的结果固然值得高兴 , 但血压标准升高的因素 , 也同样值得我们思考 。
02好端端的 , 为啥血压标准会“放宽”了一些?
首先 , 人们的生活条件慢慢变好了 , 相比于从前 , 日常平均摄入的盐量 , 脂肪 , 碳水提高 , 血压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 人群平均血压值升高 , 血压标准自然也会有所变化 。
另一方面 , 现代医学的研究精度提升 , 导致血压检测的精度也有所提升 , 可能在十年前查出血压高压在120mmHg左右 , 借助现在的医疗条件会出现浮动的情况 。 为了更精准地判定高血压范围 , 血压标准变动也在情理之中 。
不过 , 虽然血压标准放宽 , 但对于血压的监测 , 以及高血压的预防却依然不能懈怠 , 很多朋友在检测血压的过程中发现 , 自己的血压是处于变化状态的 , 早上和晚上的血压有很大的不同 , 不知道应该以哪一个为准 。
高血压认知的3个误区,很多人都“踩雷”过
文章图片
03为什么早上的血压 , 和晚上的血压会有不同?以哪个时间为标准?
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 人类的器官运转、情绪、饮食状态是变化的 , 这些因素影响到血压 , 血压自然也会有动态变化的情况出现 。
比如在早上起床时 , 因为交感神经兴奋 , 血压会来到身体的高峰值;晚上睡前情绪比较平静 , 器官组织进入休眠状态 , 血压就会降得比较低 , 一般来说 , 以标准值为基本 , 差距在10%到20%以内 。 而高血压的判定 , 都会以“高峰值”和“平均值”作为标准:
在早上七八点左右测量血压则大多是“高峰值”:
处于139/89mmHg以内 , 则属于动态平衡的范围 , 属于相对健康的血压标准 。
如果在平静的时候测量正常血压:
则以上文提到的130/85mmhg为标准 。
在日常生活中 , 以此为动态参考 , 更好地预防高血压及相关疾病 。 与此同时 , 不仅仅是高血压指标 , 一些其他的误区 , 最好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
高血压认知的3个误区,很多人都“踩雷”过
文章图片
04高血压认知的3个误区 , 很多人都“踩雷”过
高血压认知的3个误区,很多人都“踩雷”过】第一个误区:“身体没有不舒服 , 所以血压就不高?”
这是很多人常犯的错误 , 觉得高血压既然是病 , 肯定有异常的情况 。 所以身体没有不舒服的症状 , 就不认为自己存在高血压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