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4分钟确诊抑郁症,花了我2000大洋”丨深度( 三 )


一些潜在的抑郁症患者期待“如沐春风”的问候 , 想象“直击心灵深处”的对话 , 但坐进精神科诊室的刹那 , 他们发现 , 接下来的几分钟内 , 这些心愿将全部扑空 。
就诊时间太短、交流内容简单、一上来就开一连串的检查单 , 这些经历让不少抑郁症患者感到自己“不受重视” 。
大众对于精神科治疗方式的想象 , 也许还停留在影视剧中心理咨询的场景:患者躺在长椅上 , 倾诉内心 , 得到医生认真的倾听与疏导 。 / 《扪心问诊》
事情的另一面 , 是精神科医生无法、也没有精力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怀——中国精神科医生缺口巨大 , 医生能够平摊给每一位患者的精力十分有限 。
根据2017年国家卫计委的数据显示 , 我国约有精神科专科医生3万名 , 平均每4万多人仅拥有一位精神科医生;另一个数据则是 , 我国现有抑郁症患者9000多万人 , 并且这一数字仍在飞速增长中 。
中国的精神医疗起步晚 , 直到2000年之后 , 精神健康服务才被纳入社会福利计划 。 此外 , 中国精神卫生资源分布极度不均 , 中国仍有2/3的区县没有精神疾病床位 。
在一线城市 , 精神科专家的门诊总是人满为患 。 雨轩说起这些年的挂号经历:“星期一打开下一周的‘预约挂号’ , 你会发现那些专家的头像都成了灰色 , 根本约不到人 。 ”
作为抑郁症患者最重要的“拯救者” , 中国精神科专科医生却少之又少 。 / 视觉中国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的精神科副主任陆小兵表示 , 过去5年间 , 抑郁症患者的数量呈现暴增趋势 , 为所有精神类疾病之首 。 而十几年前 , 他的患者中最常出现的则是“精神分裂症” 。
抑郁症患者的增加、心理健康需求的急剧增长 , 让陆小兵持续着“爆肝式”的工作强度 。
2018年左右 , 陆小兵的门诊没有限号 , 单日门诊量最多能达到150人左右 , 位居全国精神科医生的单日门诊量前列 。
通常 , 当一个医生的单日接诊量超过50人时 , 就已经算是超负荷工作了 。 150人是什么概念呢?早上8点坐诊 , 晚上9点下班 , 除了中午的20分钟吃饭和上厕所时间 , 剩下的12个小时里 , 陆小兵都在接诊 。
算下来 , 每位患者只能分到5分钟左右的问诊时间 。
问诊时间有限在公立三甲医院的任何一个科室都十分常见 , 但对抑郁症患者而言 , 医生的疲劳、厌倦 , 都可能被解读为“敷衍”“冷漠” , 给他们原本敏感多思的内心带去极大的波动 。
“人前坚毅 , 人后沮丧” , 是精神科医生常有的心理状态 。 / 图虫创意
成都某三甲医院的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刘晴晓透露 , 自己所在的精神科 , 是整个医院中医闹比例最大的科室 , 因为被负面情绪笼罩的患者 , 时常对问诊过程与治疗结果感到不满 。
刘医生的单次坐诊时间为4小时 , 接诊量通常为35-40人左右 , 平均每六七分钟就要处理完一位病人的精神难题 。
刘医生不得不在心里设置一台“闹钟” , 掌控问诊的节奏——“可以了 , 我已经听明白了” , 有时 , 刘医生会直接打断患者的自述 , 因为抑郁症患者、强迫症患者 , 很容易陷入个人情绪 , 反复强调同一件事情 。
但打断的结果可能是 , 患者当场崩溃、哭泣 , 或者一个电话打向投诉部门 。 严重时 , 刘医生还被砸过诊室 。
被负面情绪笼罩的患者 , 时常对问诊过程与治疗结果感到不满 。
而精神科医生 , 在这个过程中感到了一种极度的耐心耗竭 。
根据新浪新观察2014年的报道《“抑郁”的精神科医生》 , 在北京某三甲精神病专科医院里 , 服用抗抑郁类药物的医护人员就多达几十人 , 而医院的总人数不过20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