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呼|90周年·见证 | 《健康报》首倡“莫称‘残废’人”

见证——做时代的记录者
●从“残废人”到“残疾人” , 中国民众的观念不断改善 。 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期间 ,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孙先德回答采访人员提问时指出 , 改革开放以来 , 中国残疾人事业和中国民众对残疾人的观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观 , 例如就称呼而言有了变化 , 20年前不叫残疾人 , 叫残废人 。 实际上 , 这一观念的首倡是由《健康报》发起的 。
【称呼|90周年·见证 | 《健康报》首倡“莫称‘残废’人”】早在20世纪80年代 , 《健康报》就开始倡导从“残废人”到“残疾人”观念的转变 。 采访人员翻阅《健康报》历史资料 , 发现在1983年2月6日第三版刊登了一篇文章 , 题目叫做《莫称“残废”人》 。 文章是中国红十字会国际联络部王冠力的来稿 , 大致内容为:作者认为“残废”一词就是失去效用、无用的意思 , 无论是从精神上 , 还是从其他方面 , 都易于造成一种无形压力和歧视感 , 使残疾人当中一部分人对生活失去信心 , 而陷入自暴自弃的境地 , 甚至加重了病患痛苦 。 这与革命人道主义是格格不入的 。 作者建议以后在报刊、杂志和广播、电视中 , 将“残废”改为“身体不健全”或“伤残” , 更为妥当一些 。

称呼|90周年·见证 | 《健康报》首倡“莫称‘残废’人”
文章图片

1983年2月6日《健康报》第三版
当时的报社编辑团队不仅及时刊用这一来稿 , 还配发编辑附言:“王冠力同志的建议 , 我们完全赞同 。 一些因疾病或意外事故造成身体功能不健全的同志 , 像大多数健康人一样 , 对生活、工作、学习怀有激情 。 为国家、为人民竭力而为 。 在远东和南太平洋地区伤残人运动会上 , 只有一只手和一条腿的李成刚 , 为中国队赢得5枚金牌 , 何等出色!我们怎么好把‘废’字用在这些同志身上呢?”
“残废人”3个字 , 曾让多少残疾人抬不起头来 。 2008年 , 中国首位残奥会金牌得主平亚丽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感叹说 , 在她小的时候 , 国人对残疾人的认识还无法像现在这样包容和理解 , 残疾人在人们的心目中几乎等同“废人” 。 因为 , 那时“残疾人”就被称作“残废人” 。 平亚丽还清楚记得 , 当年建军节时报纸上用大字向“残废军人”问好 。
采访人员在网络中搜索 , 发现残疾人集邮家李少华曾写道:“1976年我在浙江宁海受了重伤被截去整条右腿后 , 许多人安慰我说 , ‘你已是残废人了 , 还要什么工作?在家呆着吧 , 国家会养你的!’我听到这些话 , 心里一直在流泪 。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在当时的背景下 , 《莫称“残废”人》一文在《健康报》发表后 , 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和认同 。 从“残废人”到“残疾人”,对残疾人的称呼只改变了一个字 , 但却推动社会文明向前迈开一大步 。
但就像孙先德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的 , 一个观念的改变不能靠一个活动或者一个项目 , 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
改革开放以来 , 有大量消失与新增的词语 , 从一个侧面见证着中国的变化 , 这其中的一大改变 , 是大量对残疾人歧视性称呼的消失 。
在我国 , 曾一度有这样称呼残疾人的词语:“瘸子”“瞎子”“哑巴”“傻子”……而如今 , 这些称呼已被“肢残人”“盲人”“聋人”和“智障人”代替 。 智障者是残疾人群体中最困难的一个群体 。 2007年 , 世界特奥会在上海举行 , “特奥”两字深入人心 , 但是人们不知道的是 , 1985年成立的中国特奥会 , 当时的名字叫做“中国弱智人体育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