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医生给92岁病人取结石,这场“172岁”的手术太励志!

本文转自【南国早报】;
近日 ,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手术室里进行了一台特殊的手术 , 主刀医生和病人的年龄加起来共172岁 。 80岁的医生给92岁的病人动手术 , 这样的“天团”并不多见 。
难得一见的“手术天团”
今年9月 , 92岁的崔爷爷胆结石发作 , 疼得不行 。 “我们以为这次他挺不过去了 。 ”崔爷爷的女儿说 , 父亲年纪大了 , 基础疾病多 , 如果手术 , 风险很大 , “几十年的高血压、糖尿病 , 心脏还放了支架 。 ”被疼痛折磨的崔爷爷只得恳请医生“能不能再帮我延长一个月的生命” 。
肝胆外科医疗团队决定 , 不但要帮崔爷爷实现愿望 , 还要助他实现冲刺百岁的目标 。 胆结石手术本不难 , 只是叠加了高龄和多种基础疾病 , 难度系数就直线上升 。 最终 , 主刀医生确定为彭民浩教授 , 听到这个名字 , 家属表示“相当于吃下一颗定心丸” 。
80岁的彭民浩教授是白求恩医师奖和中国医师奖获得者 , 广西外科领域的泰斗级人物 , 被誉为“广西肝移植第一人” 。 同为高龄老人 , 彭民浩教授宝刀不老 , 一直奋战在无影灯下 , 是科室一众医护人员心里的定海神针 。
大概2个小时 , 这场“172岁”的手术顺利完成 , 一颗鹌鹑蛋大小的胆结石被取了出来 。 经过几天的精心护理 , 崔爷爷恢复得很好 。
80岁医生给92岁病人取结石,这场“172岁”的手术太励志!
文章图片
80岁医生给92岁病人取结石,这场“172岁”的手术太励志!
文章图片
12月9日早上查房 , 彭民浩跟崔爷爷聊了起来 , “90多岁了 , 有点小病小痛是正常的 , 汽车开的时间长了还得保养呢 。 ”崔爷爷听了笑得很开心 , 说有了这份信心 , 自己要向百岁目标进发 。
病区里的病友和医生也借此展开了创作:作为医生 , 要问问自己 , 80岁还拿得动刀吗?作为病人 , 要问问自己 , 活得到92岁吗?不管是医生还是病人 , 这个年纪还敢手术 , 都是“孤勇者”!
80岁操刀 , 一站就是10个小时
80岁操刀外科手术 , 彭民浩教授的职业状态让人不得不叹一句敬佩 。 每天早上8时 , 他准时出现在病房里 , 带着团队的年轻医生查房 , 讨论疑难病例 , 有难度大的手术 , 他就亲自上台 。 最近刚完成的一台高难度胆管手术 , 他在手术台上一站就是10个小时 。
站10多个小时已近极限 , 同时还要进行高精度的手术操作 , 可谓是体力和脑力的双重考验 , 为了让自己的身体状态能持续适应高强度的手术 , 几十年来 , 彭民浩有自己的一套锻炼方式——勤练哑铃 , 锻炼手臂力量;每天走一圈南湖 , 加强下肢体能 , 上手术前做50次下蹲运动……
作为彭民浩教授的学生 , 崔爷爷的主诊医师苏铭副教授已是独当一面的中坚力量 , 但在他心里 , 彭老师始终是外科医生的最高境界 , 他的一生都充满励志、热血 , “太燃了” 。
41岁学英语 , 50岁“摘皇冠”
彭民浩刚毕业的时候分配在基层卫生院、县医院工作 , 看到很多老百姓因肝病、肝硬化 , 大口大口吐血 , 作为医生的自己却束手无策 , 心里非常着急 。 想要挽救这些病人 , 只能去摘外科手术“皇冠上的明珠”——肝移植 , 这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尚是一片空白 。
彭民浩求学时期学的是俄语 , 要学新技术 , 就得重新啃英语 。 他以41岁的“高龄”从零开始学英语 , 48岁参加英语考试 , 作为考场上年纪最大的考生 , 他戴着老花镜完成考试 。
50岁 , 彭民浩远去澳大利亚进修 , 最终带回了当时最尖端的肝移植技术 , 他撒下的这颗种子如今已枝繁叶茂 , 肝移植技术在广西已经普及 , 他操刀的肝移植病人 , 最长的已经存活了2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