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陈尔真:冷静对待疫情,将医疗资源用于真正需要救治的人

“新十条”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出台后 , 市民和医疗机构该如何应对?
有过武汉、上海两地丰富抗疫经验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近日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从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至今 , 这一病毒逐渐已经被大家认识 。 最初 , 新冠病毒对全身尤其是肺部打击很大 , 但现在基本上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 , 总体致病力逐渐下降 , 从全球数据和国内变化来看 , 绝大多数感染者都为无症状和轻症 , 重症比例很低 。
专访|陈尔真:冷静对待疫情,将医疗资源用于真正需要救治的人
文章图片
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在病房查房 。 (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
针对当前学术界热议的“新冠肺炎”是否需要改名的问题 , 陈尔真认为:相较2020年 , 当前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比例很低 , 但改名不改名意义不大 , 最关键是在新冠疫情新形势下 , 我们的防控措施如何调整以及如何更好地应对 , 如加强对脆弱人群的保护、做好感染者的分类分级救治、避免医疗资源的挤兑等等 。
面对接下来可能出现的感染高峰、如何避免医疗资源挤兑等问题 , 陈尔真特别指出:
新冠并不可怕 , 可怕的是我们没有信心 。 很多情况下 , 医疗资源的挤兑 , 是因为大家心里没有底 , 盲目地跑去医院看病 。 事实上 , 通过三年抗疫 , 我们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 医疗资源也得到了扩充 , 如今更需要冷静对待疫情 , 如果将现有的医疗资源用于真正需要救治的人群 , 一般不会出现医疗资源的挤兑 。
以下是采访问答:
澎湃新闻:疫情防控新形势下 , 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新冠病毒?
陈尔真:
当前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尽管传播速度在加快 , 但总体致病力在下降 , 对人体器官的损害程度不断降低 , 原来2020年新冠疫情刚出现的时候 , 它对患者全身 , 尤其是肺部的打击很大 , 但现在主要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 。 从全球数据和国内情况来看 , 绝大部分都是无症状感染或轻症患者 , 重症患者比例很低 , 即使有也主要是一些有基础性疾病或者没打过新冠疫苗的老年人 。
目前 , 国内外也有诸多研究数据表明 , 打了新冠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感染者的重症化趋势 , 对人体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
澎湃新闻:您如何理解“无症状感染者不是病人” , 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的区别在哪里?
陈尔真:
目前 , 对无症状感染者的诊断缺乏一个比较合适的客观标准 , 主要是通过核酸检测 , 如果是阳性 , 又没其他发烧、咳嗽等主观症状 , 我们就会称之为无症状患者 。 有症状的患者 , 往往是身体感觉到不舒服了 , 出现喉咙痛、发烧、乏力、肌肉酸痛、干咳等症状 。
对于无症状感染者 , 我认为仍然需要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变化 。 在无症状感染者中 , 有些是一直表现为无症状 , 最终病毒被机体清除了 , 但有一些是在病毒感染早期表现为没有症状 , 但随着病毒的不断复制可能会进而出现一些症状 。
不管有无症状 , 当前我们都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 , 坚持防疫“三件套”(规范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 , 牢记防护“五还要”(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 , 持续做好自我健康监测 , 这是对自己负责 , 也是对他人的健康负责 。
专访|陈尔真:冷静对待疫情,将医疗资源用于真正需要救治的人
文章图片
陈尔真参与上海抗疫工作 , 在方舱医院开舱前和工作人员交谈布置工作 。
澎湃新闻:三年来 , 随着我们对新冠病毒的认识加深 , 如何看待它和流感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