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心力衰竭 守护心脏健康

本文转自:拂晓报
预防心力衰竭守护心脏健康
——专访宿州市立医院心内科主任徐飞
预防心力衰竭 守护心脏健康
文章图片
时至数九寒冬 , 心力衰竭患者增多 。 专家提醒 , 患者要特别注意气候变化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 做好防寒保暖 。 那么 , 为什么会出现心力衰竭?导致心力衰竭的病因和诱因有哪些?心力衰竭有哪些症状?如何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带着这些问题 , 采访人员专访了宿州市立医院心内科主任徐飞 。
预防心力衰竭 守护心脏健康】采访人员:为什么会出现心力衰竭?
徐飞:心脏 , 就像是人体的“发动机” , 日夜不停地泵血 , 为全身输送血液 。 而维持“发动机”正常工作的 , 就是心肌细胞 。 心脏正是靠着心肌细胞不知疲倦地收缩和舒张 , 才能没日没夜地泵血 , 确保血液在全身的正常循环 。 可就算再强大的心脏也会有“坚持不住”的时候 , 当一些疾病累及到心脏的心肌细胞或是心肌细胞本身发生病变后 , 心脏就会“力不从心” , 进而出现心力衰竭 。
采访人员:导致心力衰竭的病因有哪些?
徐飞:原发性心肌损害和异常是引起心衰最主要的病因 。 其中 , 冠心病所致心肌缺血、梗死及瘢痕形成是引起心衰的常见原因 。 为了让心肌细胞正常工作 , 心脏专门为其拉了一条供给营养的“生命线” , 这条“生命线”就是冠状动脉 。 通过冠状动脉 , 源源不断的营养物质被输送给心肌细胞 。 正常情况下冠状动脉这条“生命线”畅通无阻 , 心肌细胞吃得饱、喝得足 , 自然干劲十足 。 可一旦冠状动脉这条“生命线”狭窄不畅 , 就称之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 冠心病会出现心肌缺血 , 冠状动脉出现狭窄 , 心脏所泵出的血液就无法为心肌细胞提供足够的营养 , 心脏就不能承受重的负担 , 从而出现运动受限 。 如果冠状动脉这条“生命线”突然完全闭塞就会导致心肌细胞缺血缺氧出现坏死 , 即“心肌梗死” 。
心肌病中的扩张型心肌病也是心衰的常见病因 , 其主要特征为心室扩大 。 还有各种心血管疾病 , 如心肌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心脏瓣膜病、心律失常等 , 如果没有及时科学治疗 , 病情恶化也可导致心衰 。 除心血管疾病外 , 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甲亢等也是导致心衰的常见病因 。 此外 , 一些治疗肿瘤药物、抗抑郁药、非甾体类抗炎药等也可导致或加重心衰 。 除疾病外 , 酗酒也是导致心衰的原因 。
采访人员:心力衰竭的诱因有哪些?
徐飞:最常见的诱因是呼吸系统感染 , 尤其是在秋冬季气温骤降时 , 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会明显升高 。 过度疲劳、情绪激动、治疗不当 , 以及患者发生快速型的心律失常 , 包括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心房扑动等都可能会诱发心衰 。
采访人员:心力衰竭有哪些症状?
徐飞:呼吸困难、水肿、咳嗽、咳痰、夜尿多、疲乏无力、运动能力下降等 。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的严重阶段 。 如果患者已经患高血压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等 , 并且对这些疾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治疗时 , 就可能会引发心力衰竭 。
采访人员:如何治疗心力衰竭?
徐飞:在药物治疗上 , 除基础病因的基本治疗外 , 从以前的“黄金三角”变为现在的“四驾马车” , 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受体阻滞剂 。 特别提醒广大心衰患者应尽早使用这些药物 , 且从小剂量开始 , 滴定剂量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 并且不能随意停药 。 器械治疗方面 , 包括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左心室辅助装置等 。 治疗终末期心衰唯一的办法就是心脏移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