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调查报道|那些“突然出现”的家庭医生,究竟可以做什么( 二 )


李南林是北京市丰台区的一位社区医生 , 自从手机号码被大范围放出去之后 , 她每天会接到很多“莫名其妙的需求” 。
“有一电话甚至让我送体温计过去 。 ”在接听那个陌生人要求她立刻送体温计到家的电话时 , 李南林也处于新冠感染的生病状态 , “你知道有多火 , 当时我自己也不舒服 , 而(送体温计给患者)这些服务内容其实并不是我们都能做的 。 ”
这些突然被推上“前线”的家庭医生 , 日常身份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 。 12月以来 , 李南林每天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的接诊量达到100多人 , 家庭医生的名单被公布后 , 她平均每天接到几十个电话 。 这些随时会打来的电话 , 占据了她很大一部分接诊精力 。 这种从未有过的接诊经历 , 给她造成了“每天得接无数个电话”的精神困扰 。
很多时候 , 李南林接到的并不是来自她分管社区居民的来电 。 这种时刻会让她感觉不被尊重以及很无奈 , “与我签过约的病人 , 我们之间互相了解 , 接诊是没有问题的 。 但大范围地公布电话以后 , 我会感觉很莫名其妙 。 有签约才有履约 , 我们精力也有限 , 不可能应对所有病人 。 ”李南林说 。
李南林证实在这份名单被公布前 , 她本人曾被要求核实“电话号码有没有错误” 。 所以 , 她事先已经知道个人电话信息将要对外公布 , 也知道这项措施意味着她作为社区医院的医生 , 将要承担新冠感染患者的救治责任 。
但是 , 这些在疫情管控放开后仓促发布的名单 , 将社区医生瞬间推向给新冠救治兜底的前线 。 医疗系统内部并没有进行过家庭医生参与新冠电话接诊的流程操作培训 。



2016年 , 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互联网+社区健康管理标准化试点” 。
一些受访的家庭医生告诉《第一财经》YiMagazine , 他们事先并不清楚以“家庭医生”的身份接到市民来电时 , 具体可以做些什么——自己并不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热门诊工作 , 过去也未接诊过这类病患 , 所以只能是出于医生职责 , 为电话求诊的市民提供简单的答疑解惑 。
遇到那些完全不熟悉的陌生病人打来的电话 , 由于缺乏首诊信息 , 医生们也不敢贸然在电话或者线上下诊断 。 他们只能提供一些基础的咨询建议 , 建议情况严重的求诊者直接来医院 , 或转诊到大医院 。
“有一个病人电话找到我 , 我不知道他既往有什么问题 , 我问他有高血压吗?他说不知道 。 你说该如何指导?”李南林说道 。
“从政府的层面来说 , 确实需要有医生去给这些老百姓答疑解惑 , 这可能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 ”面对特殊时期底层接诊的种种挑战 , 李南林觉得 , 医患之间也只能尽量相互理解 。

社区医院:阶段性缺医少药

“大家都逐渐阳了 , 但我们必须凑够三个人才能开诊 , 所以现在是停诊状态 。 最早开诊的话是明天 , 因为我今天已经转阴了 , 所以我才能通知居民明天可以开诊 。 ”一位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 , 12月21日告诉《第一财经》YiMagazine , 自本月中旬以来 , 方庄多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护人员陆续感染病倒 , 一些站点会要求症状不严重的医护带病上班 , 以维持社区的医疗秩序 , 但人手实在凑不够的服务站则不得不短暂停诊 。
除了人力困扰以外 , 基层的药品短缺也让医生捉襟见肘 。 这位社区医生表示 , 已经很长时间进不到布洛芬 。
社区医院和其他级别的医院 , 同在“阳光采购平台”进行日常采购 , 这是自2017年医药卫生综合改革后的一项措施:药品采购要归纳到一个采购平台里统一调配 , 大医院的优先级通常更高 。 在上海和北京两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各个站点 , 药品补给成了这二十天以来普遍存在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