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脱、哈斗、别司忌都是啥?只有上海人才晓得!( 二 )


文章图片
离开上海 , 哪也吃不到这样的栗子蛋糕 。 /纪录片编辑室《爱上海派西点》
“哈斗”就更有意思了:脆脆的空心酥皮 , 注入香甜的奶油 , 表面是一层硬硬的巧克力 , 有时候还会嵌几片杏仁 , 吃起来甜、韧、滑 , 又滋润 , 又绵密——是不是跟闪电泡芙长得挺像?可“哈斗”这个名字与闪电泡芙的法语原名éclairs毫无关系 , 倒很像是Hotdog(热狗)的音译 。 仔细想来 , 哈斗与热狗在外观上确有相似之处 , 倒不晓得是哪位前辈给这法国甜心取个美国名字 , 还把造型变得胖墩墩的 。
还有“别司忌” , 一看就知道 , 这名字是英语biscuit(饼干)的谐音 。 可别司忌分明是刷了黄油烤到焦脆的面包条 , 表面铺着甜蜜蜜的糖霜 , 一口咬下去硬梆梆的 , 随即又有黄油在舌尖融化的美妙滋味 , 配上咖啡或者浓茶 , 一下午就能干掉一整袋 。
白脱、哈斗、别司忌都是啥?只有上海人才晓得!
文章图片
黄油味的别司忌 , 表面有细细的砂糖粒 。 摄影/傅鼎
上海西点里 , 还能找到许许多多“似曾相识”的趣味:拿破仑蛋糕与法式千层酥 , 西番尼与歌剧院蛋糕 , 忌司条与Torsade面包……这些点心来自世界各地 , 却在上海达成了奇妙的统一 , 无论是法式的西饼屋还是俄式的老字号 , 各有千秋的口感中 , 都贯穿着一脉相承的海派风情 。
西点与海派 , 缠绵交织的一百年
上海人能把西点改造得如此成功、如此彻底 , 离不开一百多年前那段“西菜中吃”的历史 。
1843年 , 上海开埠 , 各国商人纷至沓来 , 也带来了不少西式菜肴 。 在当时的国人看来 , “西菜”时髦、精致 , 很适合尝鲜 , 但口味着实不好适应 。 直到1880年前后 , 第一家国人经营的“一品香”番菜馆开张 , 雇佣广东名厨烹饪“英法大菜” , 自此“沪北少年 , 宽帽、黑衣、窄袜、绣履、马车、番菜 , 无一日可去诸口 , 离诸身” , 改良的西食风靡沪上 。
“西点中做”的民国罗曼司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 上海人已经很习惯中西结合的口味了 。 此时 , 恰有大量俄侨流亡上海 , 便有会做生意的山东厨师开设大批罗宋餐厅 , 物美价廉 , 兼顾中俄口味 , 进一步把许多西式餐点改造成了亲切的中国风格 。
创立西点老字号“哈尔滨食品厂”的杨冠林 , 就是一名想做俄侨生意的山东厨师 , 他曾在哈尔滨和海参崴学艺 , 凭借精湛的俄式餐点手艺 , 于1936年在俄侨聚集的霞飞路(现淮海中路)创办了哈尔滨食品厂的前身“福利面包厂” 。 为了吸引更多上海顾客 , 他把许多硬梆梆的俄式点心调整得更加松软清淡 , 又用量大实惠的风格征服了市场 。
今天的哈尔滨食品厂还是那么平易近人 , 奶香十足的小蝴蝶酥 , 一大包只要二十多块钱 , 是能与国际饭店大蝴蝶酥平分秋色的存在 。 更让人难忘的是杏桃排 , 滋润厚实的糕底上铺满了大片杏仁 , 还有厚厚的一层糖浆 , 咬上一口 , 酥酥口感之中包裹着化不开的黄油味 , 每天不到下午就会被抢个精光 。
白脱、哈斗、别司忌都是啥?只有上海人才晓得!
文章图片
杏仁、胡桃……哈氏的店面里总飘着满满的坚果香 。 摄影/吴旻昊
同样是老字号 , “凯司令”已然是海派西点的一张名片 , 1928年它在静安寺路(现南京西路)开张时却是以西餐起家 , 后来从德国人开设的飞达西菜社“挖角”凌氏父子 , 一手惊艳的西点才名动上海滩 。 张爱玲极爱凯司令 , 常与好友炎樱来此尝一口甜软的蛋糕 。 在《色戒》原文里 , 她并没有明写王佳芝与易先生见面就是在凯司令 , 可明眼人一看便知道那静安寺路角的咖啡厅指的是哪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