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第062期( 三 )


在毛家冲村 , 像程春喜、程军这样积极参与“共同缔造”的村民还有很多 。 针对房前屋后“脏乱差”问题 , 村民程金华、余天伦等6户农户 , 自发对门前空地进行硬化 , 面积超过120平方米;村民程家旺对散养的鸡鸭等家禽进行圈养;村民程纲华、程纲德等10户村民自愿拆除占道房屋 , 还地于路 。
共同缔造幸福生活 , 美丽乡村入画来 。 如今 , 毛家冲村人居环境和谐 , 村庄越来越靓丽 , 逐渐成为城里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 家家都是建设者 , 又成了成果的享受者和守护者 。
像候鸟一样天一冷就飞到三亚南繁基地
4年才能完成的育种武汉专家两年半就完成
(长江日报采访人员潘璐通讯员金莉谢焰锋)
武汉冬天的最低气温在0℃以下 , 而在三亚崖州区 , 冬季的平均气温在23℃左右 。 武汉市一批育种专家 , 每年像候鸟一样 , 天一冷 , 就从武汉飞到三亚的育种基地 , 开始冬季育种工作 , 俗称南繁 。
南繁是指将水稻、玉米、茄科蔬菜、西甜瓜等喜热的夏季作物的育种材料 , 在本地收获后 , 冬季拿到我国南方亚热带或热带地区进行繁殖和选育的方法 , 这样一年可繁育2-3代 , 加速育种过程 , 缩短育种年限 , 且能鉴定育种材料的抗病性及对湿、光的反应等 , 提高竞争力 。
《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第062期
文章图片
任俭在南繁基地的西瓜地里忙碌 。
2019年 , 武汉市农科院在三亚建立南繁基地 , 入驻科研团队包括茄果类蔬菜学科(茄子、辣椒、瓠瓜、丝瓜等作物)、特色蔬菜学科(鲜食玉米)、水稻学科、西甜瓜学科 , 进行新品种选育、种子鉴定等工作 。
通过三年的南繁工作 , 科研团队已选育出水稻、蔬菜等品种十余个 , 其中2个水稻品种、2个甜玉米品种通过审定 , 获茄子新品种保护权4项 , 完成茄子等品种成果转化300余万元 。 “基地经过三年建设 , 正在逐渐成熟 , 专家们像候鸟一样的工作和辛劳付出 , 将进一步加快研发 , 把科研成果更快推向市场 。 ”武汉市农科院相关负责人说 。
茄果
品种鉴定提速 , 利于科研成果市场化
南繁基地里 ,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蔬菜所茄果研究室主任张敏和同事 , 一大早就开始下地给茄子进行授粉工作 。 “我们9月份就来三亚了 。 8月份武汉的茄子、辣椒收获 , 我们完成‘拷种’的工作 , 就把种子带到海南来种 。 时间上衔接得很好 , 在武汉种一季 , 在海南种一季 。 ”张敏说 。
今年 , 茄果研究室在海南播种了600余份品种材料 , 包括“紫龙九号”这个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推品种 , 还有“迎春4号”这种耐寒适合北方的品种 , 最重要的是要完成“鄂茄6号”的品种鉴定 。
如果是在武汉做品种鉴定 , 分子鉴定可在当年完成 , 但是田间鉴定只能在第二年春播时才能开始 。 有了南繁基地 , 当年收获 , 当年就可以同时进行分子鉴定和田间鉴定 , 这让新品种加快了市场化的进程 。
《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第062期
文章图片
南繁基地里的茄子地郁郁葱葱 。
“‘鄂茄6号’是萼片为绿色的紫长茄 , 它非常耐寒 , 适合山东地区的越冬种植 , 我们做好种子质量鉴定 , 加速了成果转化 , 目前这个品种转化价格为200万元 , 有望在农历新年前完成整个转化工作 。 ”张敏说 。
9月播种 , 12月授粉 , 来年2月收获 , 种子又可以赶上武汉的春播 。 在张敏看来 , 茄果在海南育种还有一个意义——海南的气候炎热潮湿多雨 , 这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节比较相似 , 在海南种得好的品种 , 也会比较适合湖北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