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室无处下脚,病房一床难求,新冠感染高峰下的救治实录

“我以为自己过不了这一关了 , 没想到还能重新好起来 。 ”元旦后的第一个周末 , 泰康仙林鼓楼医院的老年病区里 , 即将出院的梁奶奶紧紧握着医护人员的手 , 感谢她们这一个月来的细心照顾 。
抢救室无处下脚,病房一床难求,新冠感染高峰下的救治实录
文章图片
△泰康仙林鼓楼医院
梁奶奶今年72岁 , 平时就有哮喘、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基础疾病 , 是南京鼓楼医院江北院区的“老病号” 。 12月12日 , 她突发呼吸困难 , 因为江北院区收治新冠患者床位紧张 , 家人将她紧急送到了同属南京鼓楼医院集团的泰康仙林鼓楼医院 。
入院当天 , 老太太就发起了高烧 , 后经核酸检测确诊为新冠阳性 , 这也是泰康仙林鼓楼医院接收的第一批新冠住院患者 。 住院期间 , 梁奶奶一度面临生死考验——新冠病毒感染 , 加上多项基础疾病 , 她的肺部出现大面积白肺 , 血氧指标掉到80 , 心脏、肝肾等多器官衰竭 。 医护人员连续抢救近5个小时 , 才将她从鬼门关外拉了回来 。
2022年12月7日 , 优化落实疫情防控的“新十条”发布 。 此后 , 社会面新冠病毒感染人数激增 。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三级医院要充分发挥医疗救治兜底保障作用”的要求 , 各地三级医院相继迎来救治高峰 。
抢救室无处下脚,病房一床难求,新冠感染高峰下的救治实录】大面积医护感染、急诊抢救压力骤升 , 住院床位紧缺……几乎每一家三级医院都像被拨快了两倍速的齿轮般高速运转 。
位于南京的泰康鼓楼仙林医院就是其中之一 。 过去半个多月里 , 这家床位数500余张的三级医院(规划床位近1400张 , 一期开放524张)总共收治了1300多位患者 , 医院的急诊量也从平时的300多人次 , 直线上升到了元旦期间近1000人次的日均峰值 。
抢救室无处下脚,病房一床难求,新冠感染高峰下的救治实录
文章图片
△泰康仙林鼓楼医院病房
无处下脚的急诊抢救室
对于任何一家医院来说 , 急诊都是迎战新冠高峰的第一道关口 。
泰康仙林鼓楼医院急诊科主任许宝华第一次意识到形势严峻是在12月中旬 , 从那时起 , 大量肺部感染的高龄老人被接连送到急诊抢救室 , 这些老人的共同特点是80岁以上 , 肺部有大面积病变 , 就是通俗所说的“白肺” , 还伴随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心梗等各种基础疾病 。
“能送到抢救室来的 , 几乎没有轻症的 。 所以来了我们就要给他吸氧 , 建立静脉通道 。 还有一部分人 , 缺氧很厉害 , 就剩一口气了 , 当场就要做气管插管 。 ”许宝华说 , 他粗略做过一个统计 , 这一波新冠高峰 , 急诊抢救的病人数量大概是平时的3倍 。 最多的一天 , 从急诊抢救室转到各个病区的危重症患者有57个 。
为了应对这一波救治高峰 , 急诊科的抢救床位从原先的6张增加到了12张 , 后来又添置了5张移动床位 。 收治容量是提升了 , 但总共17张病床挤在不到80平米的空间里 , 床和床之间的缝隙刚够医护人员通行 。 当发生患者心脏骤停 , 需要心肺复苏时 , 就需要紧急挪动床位 , 给医生留出插空按压的空间 。
抢救室无处下脚,病房一床难求,新冠感染高峰下的救治实录
文章图片
△泰康仙林鼓楼医院病房
另一个难题是人手 。 病床可以临时增加 , 但能够处理紧急情况的急诊科医生就那么几个 。 从12月中下旬开始 , 以许宝华为代表的急诊科医生几乎阳了个遍 , 但大家轻伤不下火线 , 始终带病坚持在岗位上 。 为了给急诊科的医生减负 , 同时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 , 医院抽调了其它科室医生 , 开设了综合诊疗门诊区 , 即“第二急诊” , 分流轻症的新冠感染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