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医疗器械年度创新白皮书》:医疗新基建推动市场复苏,心血管、手术机器人热度不减( 七 )


在国内布局医疗器械的机构中 , 君联资本在一年内投资了三家医疗器械CRO/CDMO相关企业 。 其中 , 海河生物获君联资本独家超亿元投资 。 海河生物作为医疗器械全周期外包服务供应商 , 深耕行业近二十年 , 服务的客户覆盖了众多跨国企业、国内上市公司和创新医疗器械企业 , 已成为国内民营医疗器械检验检测和法规咨询领域的龙头机构 。
◆康复赛道融资异军突起 , 康复机器人旭日初升
从被忽视到快速发展 , 智能化产品填补康复产业缺口 。 康复医学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保健医学一并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四大医学” 。 中国医疗体系过去重急救、重治疗、轻预防、轻康复 , 从而导致了国内康复资源总量不足且分布不均 。 康复人才资源紧缺 , 中国康复治疗师缺口约30万 , 而且国内康复训练质量参差不齐 。 在过去20年 , 中国绝大部分康复产品还处于模仿海外技术的阶段 , 创新主要来自于海外 , 中国更多的是生产相对低端的产品 。
当下我国的康复辅具市场进入发展的新一轮阶段 , 智能化趋势主导康复器械市场发展 , 行业发展由政策驱动转为市场驱动 。 智能化风口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实现智能人机交互 , 融合智能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 。 康复机器人引领康复器械智能化趋势 , 2022年获得融资的康复企业中大部分都是康复机器人企业 。
乘风踏浪 ,
2023年细分领域展望
资本市场总有起伏 , 医疗科技会不断进步 。 展望2023年 , 医疗器械行业还有哪些投资主题?蛋壳研究院采访了多位业内资深投资人 。 这些赛道受到关注 。
总的来说 , 国内机构依然按着国产替代、高技术壁垒的投资逻辑 , 看好国内医疗技术市场 , 持续关注手术机器人、内窥镜、植介入耗材、心脑血管等赛道 , 虽然市场格局持续在变化 , 但大部分投资人依然积极而坚定地看好主要赛道的创新机会 , 这些赛道被看好的逻辑依然稳固 。 把握趋势并不难 , 而真正的难点在于找到大趋势下引领的技术和正确的公司 。
◆神经调控领域在2022年热度提升 , 与脑机接口结合未来可期
2022年国内神络医疗、佳量医疗、诺尔医疗、瑞神安、景昱医疗、迈达佩思、领创医谷等多家企业获得融资 。 大部分获得融资企业的轮次仍然在早期 , 反应了神经调控市场活力与潜力 。
神经调控商业价值在全球范围内被检验 , 神经刺激在全球市场应用成熟 , 国外神经调控已经成为很多难治性疾病的重要临床治疗手段 。 临床应用主要方向包括脑深部电刺激治疗(DBS)帕金森病和抑郁症;骶神经刺激(SNS)治疗尿失禁;迷走神经(VNS)刺激治疗癫痫 , 以及脊髓神经电刺激(SCS)治疗疼痛 。 2018年 , 全球神经刺激器的产量约为18.99万件 , 销售额约为4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56亿元) , 而中国神经刺激器的市场产量仅占全球约1.63% , 市场发展空间大 。 全球神经刺激器市场的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10% , 预计2025年将达到88亿美元规模 。
脑机接口技术创新有望打开国内神经调控市场 。 随着脑机接口、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结合 , 神经调控领域的边界不断拓展 。 DBS、SCS、VNS等神经调控技术不仅是治疗脑功能性疾病的有效手段 , 也是研究疾病机制的重要工具 。 神经调控与脑机接口技术的融合有着广阔的想象空间 。 神经调控结合神经电生理及脑影像手段 , 为研究大脑调控的生理基础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 , 对解决难治性神经疾病有重要意义 。
以失眠障碍这一困扰国内约3亿人的疾病为例 , 市面上绝大多数产品要么单一监测 , 要么单一干预 。 基于脑机接口技术 , 速眠研制出首款获NMPA认证的集实时监测、动态干预于一体的失眠障碍治疗系统:脉冲磁治疗系统 。 利用AI、大数据 , 构建自适应神经调控模型 , 为每一位患者提供数字化、个性化的治疗模式 , 有效改善患者失眠严重程度 , 显著缩短睡眠潜伏期 , 以及逐渐减少镇静催眠药物 。 随着对脑科学与脑疾病的不断探索和神经调控技术的深入研究 , 速眠将扩展数字化脉冲磁刺激技术在其它疾病的应用 , 如轻度认知障碍、帕金森综合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