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该如何治疗?有哪些治疗手段?

局限性GEP-NEN的治疗
(一)局限性G1、G2级GEP-NET
治疗基本原则:局限性G1、G2级胃肠胰NET以手术切除治疗为主 , 包括根治性外科手术切除和内镜治疗 。 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 , 但不同原发部位的胃肠胰NET , 手术治疗的原则有所不同 。
1、先来说内镜治疗
内镜治疗主要用于胃、十二指肠非壶腹和直肠这几个部位的NET , 针对那些没有区域淋巴结转移、没有远处转移、而且病变局限于粘膜和粘膜下层的患者 , 比如分期为TNM-T1期、分级为G1级、1和2型胃NET、病灶的最大径≤1cm 。 (注意:如果病灶最大径达到1-2cm , 或者G分级增加 , 应行全腹部的增强CT检查或者相应部位的磁共振检查、生长抑素受体显像SRI、18F-FDG显像检查以排除是否有肿瘤转移) 。
内镜下治疗包括:常规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内镜下粘膜剥离术和改良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 后两种术式的病变完全切除率更高(可达85-100%) , 比常规内镜下粘膜切除术要高10%左右 , 因此 , 通常建议GEP-NEN患者采用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或改良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
如果内镜不完全切除的病灶 , 要考虑进行补救手术 , 但补救手术是否获益 , 目前还不明确 , 需根据病灶部位、大小和分级情况综合决定 。
内镜治疗后的随访检查:局部采用内镜和超声内镜检查 , 全身则采用增强CT或相应部位MRI检查;对于G2级以上的NET患者 , 还应同时考虑行相应的核素显像检查 。
2、再来说外科手术治疗
(1)胃肠NET外科治疗
没有远处转移的胃肠NEN , 首选根治性切除手术(原发灶完整切除 , 并视情况决定是否行区域淋巴结清扫) 。 可以是传统的开放手术 , 也可以选择内镜下切除术、腹腔镜手术和腹腔镜内镜联合手术等微创外科术式(需要医生有这方面的手术经验) 。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胃肠NET病灶最大径较小(如最大径<2cm)、分化良好(如G1级) , 其生物学行为相对惰性 , 除了关注肿瘤根治性要求 , 还应考虑患者生活质量 , 应尽可能保全相应器官的功能;分化差的NEC , 恶性度较高 , 则应严格参照相应部位的腺癌行根治性手术和彻底的区域淋巴结清扫 。
胃NET
局限性胃NET根据分型、分级和肿瘤大小等决定治疗方式 。 基本原则如下:
Ⅰ型胃NET , 可不急着手术 , 先随访观察 , 每2-3年复查内镜 , 如发现病灶直径增大到1cm或以上 , 再行内镜下切除 。
Ⅱ型胃NET , 应优先处理引起高胃泌素血症的胃泌素瘤 , 对于胃泌素瘤原发灶无法根治性切除的患者 , 可内镜下监测和(或)切除胃NET , 并采用生长抑素类似物(SSA)治疗原发胃泌素瘤以及继发的胃NET , 同时可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抑(PPI)制胃酸分泌 。
Ⅲ型胃NET , 对于较小的(
十二指肠NET
十二指肠NEN相对比较少见 , 主要是NET , 很少发生远处转移 。 局限性十二指肠NET的治疗选择与是否位于壶腹周围有关 , 基本原则如下:
直径
直径1-2cm的病灶 , 治疗仍有争议 。
直径>2cm或伴淋巴结转移 , 行外科手术切除及淋巴结清扫 。
十二指肠胃泌素瘤更推荐行外科手术切除而非内镜下切除 , 以免遗漏病灶 。
空回肠NET
考虑到空回肠NET可能引起类癌综合征或肠系膜纤维化等 , 局限性空回肠NET通常应积极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 手术方式首选根治性手术切除原发灶并行肠系膜区域淋巴结清扫 。 由于空回肠NET病灶很多是多发性 , 而且容易区域淋巴结转移 , 因此更推荐开放性手术 , 术中注意触摸探查肠管 , ESMO指南建议术中应清扫8枚以上淋巴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