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迪森健康:掌握这些方法,晕车党也能愉快出行!

晕车属于晕动病的一种 ,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 , 一般旅行活动中 , 人群中约有l/3个体受到晕车困扰 。 晕车产生确切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 , 很多学者都认为前庭系统功能异常是晕车病发生的首要条件 。
有的人晕车 , 有的人晕船 , 有的人晕飞机 , 这种晕眩恶心的感觉是很痛苦的 , 往往儿童和女性更多见 。 主要表现包括恶心、出汗和心慌等不适症状 , 涉及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三大系统 。 这类人群不仅晕车 , 有的连旋转木马也坐不了 。
麦迪森健康:掌握这些方法,晕车党也能愉快出行!
文章图片
随着现代人们出行越来越多 , 有什么办法不晕车?从几个角度来支招:
1、晕车被认为是视觉、前庭功能、本体感觉三者不统一造成的 , 所以很多人会发现 , 边坐车边看手机晕车会更厉害 , 是因为身体感知车在行进 , 而视觉上静止于手机画面 。 由此 , 我们可以在旅途中眺望远方 , 能望多远望多远 , 让三个感官得到统一 , 以此来缓解不适感 。
2、有的心理学家认为 , 晕车和心理状态相关 , 越是封闭自我、注重脑内自我的人晕车感越强烈 , 心情低落、注意力全部集中放在自己的感知上 , 这时候就会产生头重脚轻的感觉 。 这也提示我们不要暗示自己晕车这回事 , 尽量遗忘它 , 转移注意力是很好的方法 。
如果旅途中有人给了你很大压力 , 比如使你产生紧张不安 , 晕车情况就很容易发生;如果你的精力全部放在欣赏旅途中的美景 , 整个人很放松 , 很可能就忘记晕车这回事了 。 忘记这种心理压力 , 很好的一个办法就是上车睡觉 。
3、乘车前宜进食清淡 , 易消化食物 , 忌油腻含香料的食物 。 乘车前充分休息 , 乘车时 , 最好打开车窗 , 让车内有充分的新鲜空气 。 坐车时 , 要面对车行的正面方向 , 选择中间靠前、靠窗的位置 , 坐姿要尽量舒服一点 , 开车时应尽量将头朝后靠 , 闭目养神 。
如果以上方式都不能缓解你的晕眩恶心 , 带上中医去旅行吧 , 对于婴幼儿来说也不必担心药物副作用 。
01、穴位贴敷
麦迪森健康:掌握这些方法,晕车党也能愉快出行!
文章图片
砂仁与半夏以2:1的比例 , 磨粉后混合在一起 , 鲜生姜榨汁 , 与砂仁半夏粉混合成泥状 , 放于穴位贴敷片上 。 上车前半小时 , 将姜砂半夏散敷贴在患者神阙穴(肚脐)上 , 4~6小时后除去 。
中医认为 , 生姜性味辛温 , 有发表健胃、止呕解毒等功效 , 是临床上治疗恶心、呕吐的常用药物 。 中药半夏既燥湿以化痰 , 又善和胃降逆止呕 , 对多种呕吐均可应用 。 砂仁能行气调中 , 化湿开胃 , 温脾止呕 。
脐即神阙穴 ,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 , 脐为任脉 , 为人体阴阳之总枢 , 与十二经脉相连 , 与各脏腑相通 , 在其穴位的各层组织中 , 具有丰富的神经末稍、神经束 , 药物贴敷最易于进入被升降转化 。
神阙穴和诸经百脉相通 , 起着调节各脏腑生理活动的作用 。 肚脐部表皮角质层薄弱 , 药物有效成分非常容易穿透弥散 , 故传统医学中脐疗也有着一席之地 。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 , 生姜中的姜酮、姜烯酮有很强的末梢性镇吐作用 。 姜酚、姜烯酮又有镇静的作用 , 因而上述有效成分可容易进入血液循环 , 发挥防治晕车的作用 。
麦迪森健康:掌握这些方法,晕车党也能愉快出行!
文章图片
02、按揉穴位
内关穴归属手厥阴心包经 , 为心包经联络于三焦经之络穴 , 故刺之可疏通两经经气 , 又具有宁心安神 , 宽胸理气之效 。 给予强刺激按揉可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 , 减轻头晕呕吐等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