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太原日报近日|集体经济壮了,村民腰包鼓了!看清徐成子村的致富经

本文转自:太原日报
本文转自:太原日报近日|集体经济壮了,村民腰包鼓了!看清徐成子村的致富经
文章图片
近日 , 清徐县柳杜乡成子村王忠海家的蔬菜大棚喜获丰收 , 首茬茼蒿上市销售 , 忙着收获的王忠海干劲十足 。 本茬预计可收获1.3万余斤 , 产值4万余元 。 这一幕只是成子村党支部引领村民致富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
本文转自:太原日报近日|集体经济壮了,村民腰包鼓了!看清徐成子村的致富经
文章图片
近年来 , 成子村党支部以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环境优为目标 , 依托股份经济合作社抱团发展蔬菜大棚种植产业 , 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 积极探索以设施农业主题公园为核心的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新模式 , 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稳步提升 。
党建引领
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业
本文转自:太原日报近日|集体经济壮了,村民腰包鼓了!看清徐成子村的致富经
文章图片
以前的成子村是一个“靠天吃饭”的纯农业村 , 集体经济薄弱 , 没有产业 , 在村“两委”多次研讨论证下 , 决定集中流转农户承包土地 , 大力推广发展设施农业 。
村党支部牵头通过股份经济合作社集中流转优质土地1000余亩 , 建立集约化日光节能温室300余个 , 以低价租给农户经营 , 并高薪从全国有名的蔬菜之乡山东省寿光市请回了专业技术人员 , 传授专业种植知识 , 交流寿光的产业发展之路 , 指导村民科学种菜 。 为鼓励村民自建大棚和温室 , 村“两委”班子带头 , 40名党员、40名村民代表积极跟进 。 51岁的党员张变玲就是其中一个 , 十多年来 , 她建起了9个大棚 , 成为了年收入近20万元的致富能手 , 更当起了“土专家” , 向村民传授致富经验 。 如今 , 成子村的设施农业已逐渐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 , 成为名副其实的“市民菜篮子” 。 截至目前 , 全村设施蔬菜总占地面积达到2800亩 , 建成900个大棚、1000余个温室 , 占耕地面积的86%;81%的农户从事设施蔬菜种植 。
拓宽销路
多措并举助力增收致富
本文转自:太原日报近日|集体经济壮了,村民腰包鼓了!看清徐成子村的致富经
文章图片
“市场上的菜并不便宜 , 可菜贩子收菜的价格却不高 , 其间的价差能相差好几倍 , 我们辛辛苦苦种的菜 , 咋能卖出高价钱呢?”如何能进一步提高收益 , 成了摆在村民面前的难题 。
村党支部集思广益 , 想出了能减少中间成本的“直销模式” , 并积极协调对接 , 定制了适合运送蔬菜并且享受汽车下乡补贴的运输车 , 同时多方沟通协调 , 形成了村民直接与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对接常规销售、与商超对接开展产地直供销售、个人采摘就地销售等多样化销售模式 。 “现在 , 我们的收入比直接在地头卖给菜贩子高了一倍!”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 为进一步加大宣传、扩大销路 , 村党支部以村企联营为依托创新路径 , 通过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清徐柳杜成子农产品”电商平台 , 推广售卖农民生产的优质农产品 , 以成子信誉保障农产品品质、以成子品牌提高产品收益 , 在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的同时 , 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也依托5%的提成大幅提高 , 真正实现了集体经济和村民收益“双提升” 。
统筹规划
全面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本文转自:太原日报近日|集体经济壮了,村民腰包鼓了!看清徐成子村的致富经
文章图片
钱袋子鼓了 , 如何让村民更好地享受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成果 , 成为村党支部最关切的事情 。 村党支部高标准打造党群服务中心、思政大讲堂、村史陈列室、图书阅览室、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民俗馆等服务党员和群众的场所阵地 , 切实让村民享受到发展的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