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富源:打造示范村 铺就幸福路

本文转自:人民网
谷雨过后 , 走进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中安街道海坪社区 ,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整洁的通村道路 , 一栋栋质朴的民房和现代民居错落有致 , 既还原了世居彝汉群众的生活风貌 , 又展现出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的发展成就 。
海坪社区清水沟村依山傍水 , 彝族、汉族杂居 , 产自清水沟村的清水梨 , 曾是富源历史上的地方贡品 , 在当地算是很有名气的特产 。 拿着一张“致富名片”的清水沟村民 , 前些年却依然在温饱线徘徊 , 清水梨种植始终是小打小闹的“庭院式”经济 , 产量和产值都提不上来 , 增收效应一直不明显 。
云南富源:打造示范村 铺就幸福路
文章图片
梨树管理技术培训 。
村子要发展 , 村民要致富 , 发展产业是根本 。 意识到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 海坪社区依托清水梨的市场知名度和认可度 , 鼓励引导350户村民利用村子周边闲置的土地种了500多亩清水梨 , 加上原来村里的梨树 , 现在清水沟已有梨树27000多棵 , 前几年引导村民种下的梨树 , 去年已经全面挂果 。 果大皮薄、香脆汁多、蜜甜纯正的清水梨 , 在当地很受人欢迎 , 八九月份果实成熟时 , 到村里摘梨卖梨的商家和游客络绎不绝 。 去年实现梨果产量1500余吨 , 带动村民增收60余万元 。
“我家有四五亩地栽了梨树 , 平常都是自己管理 , 去年少部分挂果 , 今年大多都挂果了 。 ”正在自家梨园里忙碌的清水沟村民田秋云笑着说 。
云南富源:打造示范村 铺就幸福路
文章图片
粟树皮加工成品外运 。
为了让产业的带动面更广 , 2020年2月 , 海坪社区集体合作社依托全村近3万亩的麻栗树林 , 通过考察引进了红酒栓木塞和麻栗树皮工艺品加工企业 。 当年6月 , 加工厂建设完成并投入生产 , 到目前 , 已加工生产2600余吨麻栗树皮颗粒 , 产值达460余万元 。
据海坪社区党总支书记魏楠萍介绍 , 麻栗树生长5年可采集一次 , 可循环采集 , 既不会损坏树木 , 也不会破坏生态 。 自从企业进来后 , 村里800多户农户依靠采集树皮 , 一年下来 , 多的能挣两三万元 , 少的也有一两千元 。 同时 , 村集体通过土地入资的方式与企业合作 , 去年已分红24万元 , 随着今年产量的提升 , 集体经济收入会更多 。
“有了产业支撑 , 村集体和群众稳定增收 , 社区把村子建得更好的底气更足了 。 ”魏楠萍说 。
云南富源:打造示范村 铺就幸福路】如今的清水沟村 , 春赏梨花 , 秋品梨果 , 朵朵梨花带来的不仅是春日的美 , 也为村民们送来“挂满枝头”的幸福 。
云南富源:打造示范村 铺就幸福路
文章图片
“乡愁记忆馆” 。
同时 , 海坪社区依托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为载体 , 围绕特色民居建设、生活设施完善、民族文化传承、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 , 找准党史学习教育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契合点、与民族情感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结合点 , 利用村里闲置民房 , 投资10万元建起党史馆 , 开办党史学堂 。 利用村里建盖于1911年的老房子 , 投资7万元建成“乡愁记忆馆” , 馆内摆放的床、磨、彝族绣品等300余件老物件 , 全部来自村民主动自发捐赠 , 最老的物件已有110余年历史 , 最新的也有50余年 。
“把近些年来村子发生的巨大变化搬入‘乡愁记忆馆’和‘党史学堂’ , 作为学生开学第一课和村民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场所 , 增强了村民集体观念和共同体意识 , 村民们有了共同的精神家园 。 ”魏楠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