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稻田里最美的声音

本文转自:四川观察
听,稻田里最美的声音
文章图片
五月的乡间 , 树梢虫鸣鸟叫 , 稻田绿意盎然 。 微风拂过 , 树叶发出碰撞的响声、秧苗舞出伸展的旋律 。 坐在稻田边 , 你只需闭上眼睛仔细倾听 , 劳动者最美的声音 。
听,稻田里最美的声音
文章图片
他是一位长期工作在水稻育种一线的农业科研专家 , 从1997年大学毕业后便与水稻结下不解之缘 。 25年的时间 , 他始终怀揣梦想 , 一路坚守执着 , 年复一年地描绘着一幅幅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动人画卷 。 他便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内江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所长陈勇 。
听,稻田里最美的声音
文章图片
陈勇告诉我们 , 在农业战线搞科研工作 , “专家”和农民无异 。 为了研究水稻育种 , 他每年超过一半的时间都在田里 。 头戴草帽 , 穿着围裙 , 背个背包 , 脚穿雨靴 , 手拿笔记本和一根小竹棍——几乎成了陈勇在田间最常见的“标配” 。 而在最忙碌的时候 , 他们几乎每天都是早上5点过就起床 , 从6点一直在田间待到中午 , 并且是顶着超过40度的高温开展杂交选育工作 。
听,稻田里最美的声音
文章图片
科研工作要“吃得了苦 , 懂得坚守 , 耐得住寂寞” , 还要经得住失败的考验 。 陈勇说 , 在一次选育过程中 , 他们团队花费了五年的时间 , 最后却因为材料的抗病性不能有效解决 , 从而失败 。 这段时间 , 他迷茫、纠结 , 质疑自己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究竟值不值得?最后他还是决定坚守自己的初心 , 继续搞科研 , 要让更多的人吃得饱、吃得好 。
虽说工作是辛苦重复的 , 但往往在不经意间收获惊喜 。 2008年 , 陈勇前往海南南繁基地开展研究工作 , 一天中午 , 他和同事正在稻田观察记载水稻的数据 。 四下安静无声 , 突然 , 一阵阵“沙沙沙”或者“喳喳喳”的声音传到他们耳边 , 这难道是水稻开花的声音?陈勇马上和同事确认 , 这就是稻穗上的颖花正竞相开放 。 那个场面 , 令人惊奇 , 令人震撼 , 那个声音就是最美的乐章 。 “那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听到水稻开花的声音 , 后来再也没听到过 。 ”说到这里 , 陈勇的声音都还有些颤抖 。
听,稻田里最美的声音
文章图片
听,稻田里最美的声音】通过多年的努力 , 陈勇团队研育的110个内香优、甜香优品种通过国家、省、市审定 。 其中 , 内香品种已在南方稻区15个省市区推广应用 , 累计推广近1.7亿亩 , 新增稻谷近50亿公斤 , 陈勇告诉我们 , 接下来他们团队还要继续努力 , 早日解决种源卡脖子难题 , 真正实现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 , 而且主要装中国粮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