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你出门前总是反复检查门锁,说明你“病了”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相信大家在生活中一定有过类似的经历 , 当你出了门或是锁好房门以后 , 总是想不起来自己刚才到底锁没锁 , 为防止出现家门没锁的情况 , 不得不再次返回家中查看一番 , 出去旅游的时候也是如此 , 明明已经检查过了好几次行李 , 可偏偏觉得自己的东西没带全 , 还要再检查一遍 。
这并不仅仅是记性差的表现 , 它同时还是病态的表现 , 在心理学范畴内 , 这种现象有一个专有名词 , 叫做强迫症(obsession) 。
如果有一天,你出门前总是反复检查门锁,说明你“病了”
文章图片
强迫行为在生活中非常常见 , 它多表现为机械性的重复无意义的行为 , 如果一个人患上了强迫症 , 那他的生活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 例如焦虑痛苦 , 不停的内耗 , 甚至于心理崩溃 。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喜欢做重复且无意义的行为 , 他们明明知道这样的行为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的好处 , 却还是难以控制?今天就来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强迫症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
一、什么是强迫症?
强迫症属于心理学的专业术语,也可以被称之为OCD , 它是焦虑障碍的其中一种 , 主要以强迫行为和强迫思维为主 , 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类疾病 。
如果有一天,你出门前总是反复检查门锁,说明你“病了”
文章图片
当患者患上了这类疾病时 , 他便会表现出强迫与反强迫的状态 , 对于他们而言 , 矛盾的心理属于家常便饭 , 他们明知道某些行为没有意义 , 可内心深处仍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牵引着他们这么做 。
如果有一天,你出门前总是反复检查门锁,说明你“病了”】近年来 , 患上强迫症的人数越来越多 , 大约有1%~2%的人都患有终身强迫症 。 值得一提的是 , 这些强迫症患者的患病时间大都在25岁以前 。 强迫症一般有如下特点:
强迫思维来源于患者的主观意识 , 并不来源于现实刺激 。
患者在这个行为过程中容易出现矛盾的心理 , 一边抗拒 , 一边还想要重复行为 。
做出重复性行为是为了缓解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
强迫思维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 并给人带来负面的心理体验 。
如果有一天,你出门前总是反复检查门锁,说明你“病了”
文章图片
二、强迫症的形成过程
了解了强迫症的概念以后 , 接下来就来探讨一下强迫症的形成过程 。 强迫症的形成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积累焦虑阶段
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 , 当你出现了强迫思维或强迫想法的时候 , 你的内心一定是焦虑的 , 负面情绪持续影响着我们的内心 , 强迫行为就会愈发的明显 , 当焦虑的体验和积累达到了某种程度以后 , 人们就会自然而然的通过一些刻板的行为缓解内在的焦虑感 , 例如担心门没锁好 , 反复回看 , 或是手没洗干净 , 反复的清洗 。
如果有一天,你出门前总是反复检查门锁,说明你“病了”
文章图片
这些都是无意义的焦虑 , 但焦虑症患者若不去缓解它 , 他的焦虑就会越来越严重 。
每一种焦虑都有着现实的起因 , 如果你总是担心门没锁好 , 或许真的是因为以前没锁好过门 。 即便某些事情已经过去了 , 但你的焦虑仍然存在 。
2.闯入性想法阶段
你或许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重复那些无意义的行为 , 但强迫症进行到了第2个阶段以后 , 你的焦虑就会越来越毫无根据 。
当大脑检测出了你内心的焦虑时 , 它就会呈现出合理化的表现 , 进而启动自我防御机制 。 也许你的焦虑不是因为门锁或是洗手 , 但大脑却会让现实事物成为你焦虑的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