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以后,要想远离“脑梗”,不妨试试改掉这6种不良行为

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逐步改善 , 我们已经从温饱向追求更高生活品质转变 ,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还是青少年的人 , 到如今已在60岁上下 , 处于中年的末期 , 为老年打基础攒健康 。 60岁左右 , 身体机能大部分老化、衰退 , 也容易被一些疾病“偷袭” , 脑梗是常见多发的一类 。
从临床情况看 , 发生脑梗约三分之一是没有任何征兆的 , 突然就中招了 , 另三分之二可能提前两三天会有一些“警报” , 多见于晨起、睡前、走路、久坐等场合 。 不管哪种类型 , 脑梗来了 , 证明心脑血管有问题 , 而且不是小问题 。 脑血管问题并不是突然就出现的 , 而是常年积累 , 从通畅到慢慢狭窄 , 最后以“堵”、“栓”等方式给当事人惩罚 。 常年累积的因素 , 大约有6种不良行为引起:
60岁以后,要想远离“脑梗”,不妨试试改掉这6种不良行为
文章图片
第一个 , 乱用保健品或养生不当 。 并不是烟酒问题排第一 , 其实 , 很多脑梗的人没烟瘾、没酒瘾 , 是吃了一些不必要的保健品 , 保健品不是说没有用 , 多数是一些安慰形式的存在 , 经常吃反而会打破身体原有的平衡 , 出现新的问题;另一个是养生方式不对 , 明明有基础病 , 还经常泡脚、跳广场舞等 , 血管经常受到额外刺激 , 出现缺血 , 问题就来了 。
第二个 , 控制不好情绪 , 乱生气 。 60岁的人 , 结婚多年 , 孩子绝大多数已就业 , 孙辈也有了 , 生活琐事、工作烦心事堆积在一起 , 如果事业不如意 , 不会制怒缓气 , 很容易被情绪左右 , 脑血管收缩引起脑梗的风险大增 。
60岁以后,要想远离“脑梗”,不妨试试改掉这6种不良行为
文章图片
第三个 , 烟酒不忌 , 劝说当耳边风 。 这两个都是使血管提前老化 , 动脉硬化的主要推手 , 会降低脑部血流 , 影响头部血液供应 , 脑梗就来了 。
60岁以后,要想远离“脑梗”,不妨试试改掉这6种不良行为】第四个 , 爱吃油炸、高盐食物 。 一方面是某些地域传统高盐、高油的饮食习惯 , 使脑梗多发;另一方面是年龄增长 , 味觉、嗅觉下降 , 不知不觉偏向于重口味的食物;再一个是香烟的刺激 , 使口味寡淡 , 喜欢更盐更油的食物 。 这几个因素 , 都是脑梗的高危因素 。
第五个 , 不注意监控血压 。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慢病 , 不少人会坚持吃药降压 , 但更多的人没有养成监测自身血压的习惯 , 高血压是脑动脉硬化的“加速器” , 也是脑梗主要推手 。
第六个 , 爱玩手机且久坐不动 。 最新统计结果显示 , 中老年人玩智能手机的时间 , 不输青少年 , 很多人沉迷其中 , 半天不舍得起来活动一下 , 血液循环不畅 , 加上60岁以后血液较粘稠 , 易出现血栓 , 脑梗突发机会高 。
60岁以后,要想远离“脑梗”,不妨试试改掉这6种不良行为
文章图片
这6个行为 , 除了自身有基础病的因素 , 都是可控可防的 , 只要重视并改掉至少一项 , 脑梗的风险就会下降很多 。
脑梗发作前两、三日 , 会有一些前兆症状 , 主要有五个表现 , 只要有一项以上 , 就要注意了:
一是手脚发麻 , 身体麻木 , 不听使唤;
二是视力变模糊 , 或者眼前一黑 , 很快又恢复了;
三是口齿不清 , 讲话含糊;
四是头疼头晕 , 持续一段时间;
五是睡觉流口水 , 或睡眠时间突然变长 , 或有卧床时流鼻血的现象 。
预防脑梗:一要防栓 , 二要防梗 , 三要防思想轻视 。
60岁以后,要想远离“脑梗”,不妨试试改掉这6种不良行为
文章图片
防栓:可多揉脸 , 每天上午、下午各揉脸100下 , 使头脑清醒;可多转肩 , 左右肩上下提动 , 以及圆周转动 , 使血液向大脑供应通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