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头”男性正遭遇性别歧视?有人焦虑觉得难看,有人认为看上去更聪明、更有吸引力

9年前,孙建遭受了脱发的困扰 。 最严重的时候 , 他的后脑勺有三块脱发区域 , 一块区域大概有小孩拳头大小 。 发现自己脱发了 , 他感到难受和焦虑 , 开始寻医问药 。
因脱发问题就医的 , 多为男性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整形美容外科主治医师余晶对九派新闻说 , 她所在的植发门诊90%的患者为男性 , “女性主要是为了美容需求做发际线调整 , 男性可能真的就是脱发了” 。
在脱发性疾病中 , 发病率90%为雄激素性脱发 。 《中国人雄激素脱发诊疗指南(2019)》数据显示 , 中国雄脱的男性患者发病率为21.3% , 女性为6% 。
不久前 , 英国一个就业法庭裁定 , 称男性“秃头”存在性别歧视嫌疑 。 在仲裁小组看来 , 男性脱发比女性更普遍 , 在工作场所称男性秃头 , 就和评价女性胸部大小一样严重 。
在高调、戏谑的脱发话题下 , “秃头”男性是否正遭遇“性别歧视” , 脱发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困扰?
“秃头”男性正遭遇性别歧视?有人焦虑觉得难看,有人认为看上去更聪明、更有吸引力
文章图片
【1】新的时代病症
除了发病率的差异 , 男女在脱发模式上存在不同 。
“秃头”男性正遭遇性别歧视?有人焦虑觉得难看,有人认为看上去更聪明、更有吸引力】余晶表示 , 有人脱发是发际线上移 , 从两个鬓角的三角开始 , 也有人是从中间开始秃 。
“男性脱发比较直观 , 但女性脱发是头顶头发的稀疏 , 而不是头皮秃了一块 , 对外观影响的不一样 , 就诊的需求就会不一样 。 脱发的诱因除了遗传因素 , 还有精神压力和生活习惯 。 男女在生活习惯上会有差异 , 也影响了脱发模式 。 ”
44岁的孙建是一名个体工商户 , 脱发严重时 , 他工作压力大 , 经常失眠、熬夜 , 再加上抽烟喝酒 , 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 导致身体机能的失衡 。
”医生也说主要问题还是自己的心态以及生活作息的不规律 , 就是首先要调节自己的心态 , 不要焦虑、压力过大 , 还有不要熬夜 。 ”孙建对九派新闻说 。
2019年 ,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脱发人群调查显示 , 我国脱发人数已超2.5亿 , 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脱发 。 其中 , 35岁以下的人占比63.1% , 成为脱发人群主力军 。
这个数量逐年增加 , 脱发人群总量 , 超过了糖尿病和高血压人群 。 脱发作为一种常见病理现象 , 在压力与焦虑盛行的当下 , 正成为新的时代病症 。 在社交媒体上 , 也成为热议话题 。
孙建认为 , 人们的生活压力比十年前更大 , 尤其对于中年人来说 , 要面临车贷房贷、育儿养老压力等 , “现在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 , 人们的生活作息就愈发不规律了 , 确实是脱发的人更多了;还有人的审美发生变化了 , 大家都越来越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 , 可能以前的人秃头就秃了 , 现在人秃头了会更在意 。 ”
丁香医生《2021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 , 脱发正成为2021年第9大年度健康困扰 。 《2022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 , 脱发困扰最严重职业的前三名 , 分别是医护人员(第一名)、待业人员(第二名)、全职爸妈(第三名) 。
余晶医生说 , “疫情(2020年)之前 , 在接受植发的群体中做的一个统计显示 , IT从业者(程序员)占很高比例 , 其次就是科研工作者 , 比如博士生、高校教师 。 ”她注意到 , 疫情之后 , 身边有不少从事临床和后勤岗位的男同事 , 前来咨询植发 , “这跟工作压力的增加、对于植发技术的宣传推广都有关系 。 ”
“秃头”男性正遭遇性别歧视?有人焦虑觉得难看,有人认为看上去更聪明、更有吸引力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