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长期奔走在北京山乡间的特殊医疗队( 二 )


一支长期奔走在北京山乡间的特殊医疗队
文章图片
2008年1月22日 , 《北京日报》15版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 , 在上世纪60年代 , 普及农村医疗卫生的工作在全国迅速展开 , 一个“半农半医”的乡村医生群体由此迅速崛起 。 因为既要下地劳动又要行医 , 农民就把他们唤作“赤脚医生” 。
那时的赤脚医生 , 大多是经过简单医疗培训的本地农民 。 没病人时 , 他们和其他农民一样到田里耕种 , 唯一不同的是 , 他们下地时常常背着药箱;有病人时 , 他们随叫随到 , 背起药箱就能出诊 。 他们靠生产队的工分生活 , 所以农村养得起也留得住 。
一支长期奔走在北京山乡间的特殊医疗队
文章图片
1959年 , 黄土岗人民公社黄土岗大队的诊疗所里 , 乡村医生在给社员看病 。 李晞摄
在村民眼中 , 为他们解除病痛疾苦的赤脚医生是值得尊敬的先生 。 而能够背起药箱当赤脚医生 , 也成为了当时农村青年最时髦的人生理想 。 在农村巡回医疗队和公社诊疗所医务人员的帮助下 , 初中毕业的16岁农民马永顺回到朝阳区小红门公社萧家村做了一名赤脚医生 。 过去 , 村里人得了病 , 找个大夫得走挺远 。 有了马永顺 , 村民的很多常见病都能就地得到及时治疗 , 还节省了开支 。 村民们因此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地头大夫” 。
一支长期奔走在北京山乡间的特殊医疗队
文章图片
1971年 , 大兴赤脚医生深入田间为农民服务 。 刘乐棠摄
“地头大夫”不论白天还是黑夜 , 也不管是刚端起饭碗 , 或是已经躺下睡觉 , 一听说村里有人生病 , 马上就到 。 他热心服务 , 给村民们治好了不少病 。 有个社员因为神经有问题 , 干活时突然昏了过去 , “地头大夫”马上赶来进行针灸治疗 , 把人及时抢救过来 。 有小孩得了脑膜炎 , 在医院救护车赶来之前 , 他抓紧护理 , 为抢救患儿赢得了时间 。 对于预防疾病 , 他也抓得很紧 , 为了预防小儿麻疹 , 他挨门挨户地送去预防药品 。 (1968年9月15日《北京日报》3版 , 《“赤脚医生”就是棒》)
一支长期奔走在北京山乡间的特殊医疗队
文章图片
1972年 , 延庆县大柏志公社阎家庄大队的赤脚医生和社员一起劳动 。 胡敦志摄
“拿起银针 , 对着书 , 就往自己身上扎 。 ”1975年 , 16岁的姜桂玲参加房山县周口店公社的赤脚医生培训时 , 是从往自己身上扎银针开始的 。 最经济的针灸技术是赤脚医生们最为追捧的医疗手段 , 几乎没有一个赤脚医生不会这种技术 。
一支长期奔走在北京山乡间的特殊医疗队
文章图片
1975年 , 顺义县杨各庄公社红寺大队的赤脚医生和卫生员到社员家中送预防流感的汤 。 胡敦志摄
那时候的农村人穷药少 , 赤脚医生特别知道节省 , 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作用 。 乡村医生王金海的父亲是上世纪60年代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赤脚医生 , “给我儿时留下最深刻印象的 , 是父亲那比糖豆还珍贵的药片 , 每次只能给前来看病的乡亲从玻璃瓶里倒出三四片 , 用草纸袋装起来 。 ”王金海说 。 (2009年8月20日《北京日报》3版 , 《乡村医生见证农村医疗条件改善》)
一支长期奔走在北京山乡间的特殊医疗队
文章图片
2009年8月20日 , 《北京日报》3版
承包卫生所持证上岗
上世纪80年代 , 农村普遍实行生产责任制 , 许多农民从农副业生产中增加了收入 , 而赤脚医生却因为没有时间从事家庭农副业生产和得不到超产奖励 , 收入明显降低 。 这让一些赤脚医生不得不改了行 , 部分农村的医疗防病工作因此出现半瘫痪状态 。 为解决这个问题 , 卫生部经国务院批准 , 提出凡经考核合格、相当于中专水平的赤脚医生 , 发给《乡村医生》证书 , 原则上给予相当于当地民办教师水平的待遇 。 村卫生机构也可以承包给乡村医生和卫生员集体办 , 或扶持乡村医生或卫生员自己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