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饮料含232种配料?玩文字游戏损人不利己

一瓶饮料含232种配料?玩文字游戏损人不利己
文章图片
□孙琳洁(重庆大学)
9月8日 , 曾饰演《人民的名义》赵瑞龙一角的演员冯雷 , 发布了一段视频称 , 他发现一款饮料的配料表上竟标注有200多种配料 , 让人吃惊 。 配料表中含有多种水果、蔬菜甚至香葱、花椒等 , 有网友戏称“感觉搬空了一整个菜市场” 。 9日 , 这款气泡水出品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 , 他们添加的是一种含有232种植物元素的酵素粉 , 并不是真的添加了232种植物 。 (9月10日极目新闻)
多数消费者称 , 购买此饮料是因为被超长配料表所“震撼” , 好奇口味如何 , 或是期望补充营养成分 。 那么 , 该饮料是否具备多种果蔬蕴含的营养价值?其产品配料表如此标注 , 是否涉嫌虚假宣传?许多网友对此展开热议 。
制造商以丰富配料表为噱头“博眼球” , 有企图宣传营养价值而盈利之嫌 。 如若其饮品没有配料表所体现的实际功效 , 岂不是伤害了消费者感情?部分网店在宣传此款气泡水时 , 称其具有减肥、治疗便秘等功效 , 因而价格也比同类产品高 。 然而据专业人员科普 , 该饮料中添加的“酵素”乃是日文词语的中文音译 , 实际上就是大众熟知的酶 , 口服后会在消化道中分解而失去活性 , 如此怎能产生所谓众多功效?此外 , 根据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 配料表的顺序应当根据配料加入量从多到少排列 。 而该气泡水配料中酵素含量竟在二氧化碳之后 , 含量之低更足以见其效用之微 。 若消费者单单因夸张配料表而轻信网店的虚假宣传 , 可能就为自己的一时大意交了“智商税”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 , 人们对于饮食的营养成分越来越重视 。 许多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心理诉求 , 争相推出各种低卡、膳食纤维饮品 。 然而 , 在经过“成分党”的仔细考证后 , 饮品配料翻车事件层出不穷 。 “0蔗糖产品”中其他糖类产品更易导致发胖 , 元气森林品牌方因涉嫌欺诈消费者而向公众道歉;养乐多被指出采用灭活菌生产 , 并不具备改善肠道环境的作用 , 品牌形象受损……商家若在产品配料上玩弄文字游戏 , 通过误导式宣传来增加产品销量 , 最终会透支自己的信誉 , 失去消费市场 。
喝瓶饮料堪称“神农尝百草” , 商家“套路”固然令人反感 , 背后折射出的相关食品监管问题也不容忽视 。 当前食品检测主要注重对有害成分的筛查 , 对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添加剂进行严格用量限定 。 然而配料表中是否存在虚假添加的成分?该饮料配料表显示 , 综合性果蔬酵素粉的制作成分包含二百多种果蔬 。 在原料种类混乱而总量稀少的酵素中 , 若缺少某几种果蔬 , 又如何能被检测出来?在难以确认配料真实性的情况下 , 商家是否可以将多种物质均写入配料表并通过审查?若有品牌在此方面大做文章以误导宣传 , 无疑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损害 。
一瓶饮料含232种配料?玩文字游戏损人不利己】营销噱头不可取 。 类似事件警示人们 , 还是需要商品生产者、消费者和监管部门共同努力 , 才能构建有利民生的和谐消费环境 , 保障多方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