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夺嫡”的胜利者,铁腕皇帝-清世宗 爱新觉罗·胤禛

帝王档案
姓名:爱新觉罗·胤禛
年号:雍正
在位:1722—1735
享年:58岁
庙号:世宗
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陵寝:泰陵(清西陵)
子女:16子 , 8女
皇后:乌拉那拉氏
继位人:弘历(乾隆)
青史语录
“圣祖政尚宽仁 , 世宗以严明继之 。 论者比于汉之文、景 。 ”
—《清史稿·世宗本纪》
皇太子被废
胤禛是康熙的第四个儿子 , 他的母亲姓乌雅氏 , 是满洲正黄旗、护军参领威武的女儿 。 康熙十六年(1677)进宫 , 初为常在 , 后封为德妃 。 胤禛的文治武功都很优秀 , 本来能做个“贤能之王” , 流芳百世 。 然而 , 康熙四十七年(1708)发生了一件大事 , 胤禛的生活轨迹从此改变了方向 。
“九子夺嫡”的胜利者,铁腕皇帝-清世宗 爱新觉罗·胤禛
文章图片
这件大事就是:康熙帝废黜了太子胤礽 。 胤礽母亲是康熙帝的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 。 孝诚仁皇后生前很得康熙帝宠爱 , 可惜她生下胤仍不久就去世了 。 康熙帝大概是爱屋及乌 , 所以对胤礽很是怜爱 。 由于康熙帝对太子格外重视 , 一部分王公大臣自然会依附在胤礽的身边 , 逐渐形成了一个政治小集团——“太子党” 。 太子党极力推动胤礽早日即位 , 太子本人也对自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表示不满:“古今天下 , 岂有四十年太子乎?”希望继承皇位之心溢于言表 。 康熙帝知道后非常生气 , 终于有一天 , 康熙帝忍无可忍 , 把太子废了 。 点燃这起事件的导火索是皇十八子胤玠在出巡途中的意外病亡 。
“九子夺嫡”的胜利者,铁腕皇帝-清世宗 爱新觉罗·胤禛
文章图片
爱子的突然天折令皇父悲痛不已 。 众皇子骤失同胞手足 , 也都十分悲戚 , 惟有皇太子若无其事 , 依然谈笑风生 , 毫无悲痛之意 。 康熙帝对此深为气恼 , 指责胤礽身为皇太子 , 却没有仁爱之心;身为兄长 , 却不怀手足之情 。 不料 , 胤礽竟忿然发怒 , 当面顶撞君父 。 此后 , 康照帝发觉、每当夜幕降临 , 胤礽总是逼近行宫大帐篷外探头探脑 , 从缝隙向内窥视 。 这引起康熙帝的高度警觉 , 感到被杀害的危险正向自己逼近:“令联未卜今日被鸩 , 明日遇害 , 昼夜戒慎不宁 。 ”于是决定先发制人 , 命胤禔严密保护自己 , 然后召集诸王、大臣 , 历数太子的罪状 , 宣布废去太子之位 , 声泪俱下 , 最后昏倒在地 。
韬光养晦 , 八面玲珑
太子位一空 , 萧墙祸起 , 众位阿哥都开始觊觎太子位 。 皇长子胤禔最先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 。 胤禔当时已经36岁了 , 但因为不是正宫娘娘所生 , 所以没能当上太子 。 但废太子时 , 胤禔护驾有功 , 康熙帝还让他监管胤礽的所作所为 。 这一安排使胤禔误以为自己时来运转 , 他悄悄地向康熙帝表示要替父皇杀死胤礽 。 身为兄长 , 竟然迫不及待地要杀死兄弟!康熙帝当即识破了他的诡计 , 也看透了他的心狠手辣 , 当众指责他“秉性躁急愚顾 , 岂可立为皇太子” 。 胤禔见立储无望 , 遂找道士出谋划策施行巫术 , 以期卷土重来 , 事泄后被康熙帝圈禁高墙 。
“九子夺嫡”的胜利者,铁腕皇帝-清世宗 爱新觉罗·胤禛
文章图片
“八爷党”是所有朋党之中势力最强的一支 。 胤祀的生母良妃卫氏地位十分低下 , 不太受康熙帝的重视 , 但胤祀不甘就此认命 , 废太子后 , 他企图谋位的活动更加频繁 。 但与胤禔谋夺朋位的杀气腾腾相反 , 胤祀以仁爱好礼出名 , 人称“八贤王” 。 不过 , 所谓的“贤王”表面上礼贤下士 , 实际上却在结党营私 , 笼络了九阿哥胤糖、十阿哥胤、十四网哥能题以及待卫鄂伦俗、内大臣阿灵阿等人为其卖命 。 但康熙帝明确让胤祀死了这个心思 , 说他“系辛者库贱籍之妇所生 , 自幼心高阴险 , 听信相面人张明德之言 , 大背臣道 , 雇人谋杀胤礽 , 与乱臣贼子结成党羽 , 密行险奸 , 因不得立为皇太子恨之入骨 , 此人之险百倍于二阿哥也” , 并宣称“朕与胤祀父子之恩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