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科技”助力食用花卉绽放北京门头沟

本文转自:中国食品报
花卉入肴古已有之 , 现代菜肴更是花样翻新 。 最近北京市门头沟区果蔬花卉研究所新研发的6种花卉飘出了诱人菜香 。 这是该研究所承担的区科技专项“门头沟区食用保健花卉的栽培与应用试验”课题 , 借助食用花卉诠释了在当下乡村特色旅游中 , 好吃、好看、好玩且兼具健康养生理念的新型消费 。
食用花卉是一种可以食用花朵或叶子的花卉植物 , 食用花卉有很多功能 , 其不仅可以供人们观赏 , 还可食用、制药、酿酒和提取香精等 。 食用花卉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 , 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 经过深加工后 , 市场前景较好 。
“烹饪科技”助力食用花卉绽放北京门头沟
文章图片
门头沟区果蔬花卉研究所承担区科技专项“门头沟区食用保健花卉的栽培与应用试验”课题后 , 在军庄镇孟悟生态园和王平种植园打造了2个食用保健花卉景观展示示范园 , 试验种植了万寿菊、金盏菊、琉璃苣、木槿花、桂花和菊花6种花卉约10亩 。 对种植的食用花卉进行营养价值检测显示 , 其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 , 金盏菊、琉璃苣富含钙;万寿菊富含维生素E , 营养价值较高 , 有很好的开发潜力 。 项目组委托北京烹饪协会副会长王云及其团队 , 针对食用花卉进行深入开发 , 此次食用花卉菜肴的创新性研发与发掘 , 也为课题组下一步深入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
在食用花卉研发品评活动上 , 王云就食用花卉餐品创新研发的思路、菜系依据、搭配细节等进行了汇报 , 并对食用花卉种植的产业化与助力精品民宿的发展主题 , 与项目组人员进行了交流、探讨 。 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特色精品民宿绕不开乡村味道 , 科研成果转化是美食富民的优选路径 。
王云在全国各地利用“烹饪科技”探索乡村振兴工作 , 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 昌平区十三陵镇仙人洞素食村 , 王云指导整村经营素菜 , 已取得经济和社会的双好评 。 王云协助北京农林科学院林下经济项目 , 针对食用菊花、玫瑰花等花卉进行开发与研究 。 为帮助农村特色宴的推广 , 助力农民增收 , 王云给平谷区西柏店村和房山区的菊花宴宣传 。 前往厦门给乡村花卉企业传授花卉的拍照、食用加工等技术 。 疫情也没有挡住王云的脚步 , 他通过线上视频 , 给湖北乡村村民传授菊花宴和菊花食品的加工技术 , 为广东花卉合作社传授花卉的开发技术 。
此次应门头沟区科信局邀请 , 王云担任食用花卉研发推广课题首席专家 , 以解决食用花卉就地升值、农民增收难题 , 攻坚克难 , 寻求果蔬入菜的解决方案 。 王云东奔西走 , 到国家图书馆查阅资料 , 联系故宫博物院清代饮食专家 , 求教业内德高望重的老师傅 , 并结合自己掌握的食品加工知识 , 以6种鲜花作为烹饪食材 , 将煎炒烹炸的技术手段与鲜花的芳香有机结合 , 与团队反复试验 , 系统性地研发出数十道菜品 , 其中包括:饮品、冷食、冷菜、热菜、宫廷小吃、预制菜、风味特色食品 , 这些菜品也是食用鲜花文化宴的雏形 。 旨在利用“烹饪科技”手段提升食用鲜花的附加值 , 打造食用鲜花饮食新风尚 。
门头沟区科信局副局长高同雨在品尝过食用鲜花文化宴后表示 , 食用花卉餐品的研发要注重“创新、创意、创造”三创联用 , 既要引领 , 更要普惠 , 多层面促农增收 。 王云根据课题组研究的食用鲜花特点 , 提出“跳出鲜花说花”的创新思路 , 另辟蹊径与团队成员一起研发出以6种食用鲜花为主食材的食用鲜花文化宴 , 让乡村菜肴多了花香 。 此次推出的鲜花宴力求实用 , 特色鲜明 , 突出文化核心 。 后续要注重科技成果呈现形式的创新 , 加强科技成果宣传 , 促进成果转化 , 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农业发展;同时要注重深度挖掘科技成果的时代意义 , 提升认识高度 , 从大健康、康养产业方面进行深度阐释 , 讲好科技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