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耕地“进出平衡”举措获自然资源部肯定,耕地保护需要“进出有序”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民非谷不食 , 谷非地不生 。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 为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 , 去年11月 , 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发布《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有关问题的通知》 , 在严格管控非农建设占用、改进规范耕地占补平衡的基础上 , 首次提出耕地“进出平衡”概念 , 明确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的管制要求 。
文件出台近一年 , 人口大省、资源小省江苏如何兼顾耕地的数量与质量?近日 , 自然资源部通报全国各省耕地“进出平衡”实施情况 , 充分肯定江苏限定“耕地转出”条件、明确“耕地转进”范围及秩序、严格新增耕地验收、强化耕地“进出平衡”动态监管等工作举措 。 耕地保护 , 江苏已走在全国前列 。
江苏耕地“进出平衡”举措获自然资源部肯定,耕地保护需要“进出有序”
文章图片
进出平衡 , 确保“良田粮用”
江苏耕地“进出平衡”举措获自然资源部肯定,耕地保护需要“进出有序”】一般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的区域 , 按照年度耕地“以进定出”、“先进后出”的方式 , 通过统筹开展农用地整治 , 补足同等数量、质量的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 , 实现区域范围内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 这就是耕地的“进出平衡”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由于种粮收益低等原因 , 近年来耕地“非粮化”问题日益突出 , 大量耕地甚至永久基本农田种植经济作物、苗木林果 , 挖塘养鱼 。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 , 2021年我国共有耕地19.18亿亩 , 与10年前相比减少1.13亿亩 , 其中大部分耕地流向林地与园地 。
“江苏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 , 也是全国传统的粮食主产区 , 以全国1%的国土面积 , 贡献了超过10%的经济总量 , 连续多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700亿斤以上 。 ”省自然资源厅耕地保护监督处负责人表示 , 同时江苏也是资源小省 , 耕地后备资源紧缺 , 人口密度在各省(区)中最高 , 每平方公里近800人 , 人均耕地约0.72亩 , 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3% , 因此耕地保护形势严峻 。
制度设计“出实招” , 今年5月 , 《江苏省自然资源厅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江苏省林业局关于加强耕地保护严格耕地用途管制的通知》正式印发实施 , 并建立“1+3”制度体系 , 结合江苏实际 , 细化落实耕地“进出平衡”的实施管理要求 。 严控优质耕地流出、严格新增耕地验收、建设耕地“进出平衡”项目库、实行动态监管……从保到管 , 江苏为“良田粮用”打下强心剂 。
先行先试 , 耕地“数质双升”
在宿迁市沭阳县扎下镇王庄村 , 74岁的村民王立新在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宣传动员下 , 主动把自己家田地里的所有杨树苗拔掉改种玉米 。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 2021年 , 沭阳县粮食种植面积279万亩 , 粮食总产量达129.1万吨 , 实现“十八连丰” , 种植面积和总产量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 , 连续14年荣获全国“超级产粮大县” 。
严格保护耕地 , 就要牢牢守住耕地质量和保护红线 。 常州金坛区加快耕地“进出平衡”先行示范区建设 , 确立长荡湖片区实施范围 , 年内计划实施“耕地转出”239.08亩 , 推进“耕地转进”项目总规模1820.3亩 , 占实施范围内总耕地面积的8.5% 。 同时 , 严格筛选耕地转进地块 , 优先选择适合种植区域纳入“耕地转进”项目 , 确保“转一补一、转优补优、转水田补水田” 。
以进定出 , 江苏正有序推进耕地“进出平衡”方案编制、备案、实施 。 省自然资源厅耕地保护监督处负责人介绍 , 一方面 , 逐步调整不符合自然地理格局的土地利用方式 , 引导陡坡山地上的耕地调整为园地、林地 , 种植果树、林木 , 平原上种植果树、林木的逐步恢复为耕地 , 实现区域置换;另一方面 , 严格管控“进出平衡”的耕地质量 , 将难以稳定利用耕地逐步置换为稳定利用耕地 , 总体提升耕地质量 。 “目前 , 全省已有49%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规定编制本区域耕地‘进出平衡’方案并有序组织实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