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证实!趁热吃,癌症风险增4倍!别劝人得癌!

2022年6月由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牵头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 , 在同样是食管鳞癌高发的东非地区 , 通过病例对照分析风险因素发现 , 相比食物温度适中且细嚼慢咽 , 总体习惯吃得烫而且又吃得快的人 , 食管鳞癌风险最高增加近4倍 。
再证实!趁热吃,癌症风险增4倍!别劝人得癌!
文章图片
这项研究在马拉维和坦桑尼亚开展 , 在这两个国家中 , 人们都普遍会喝热的茶、咖啡和粥 。
研究者分析了4个与“趁热吃”相关的行为习惯因素 , 即:
个人对食物温度的感知
在进食前等待时间长度
进食速度
口腔(包括嘴巴和舌头)平均每月被烫伤的次数
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吸烟和饮酒的影响后 , 上述每个“趁热吃”相关的因素都与食管鳞癌风险正相关 。 ①②
我们也喜欢趁热吃 ,
全球一半食管癌在我国
2020年4月 , 全球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胃肠病学和肝病学》上发布了一项相关研究 , 统计了全球195个国家地区的食管癌最新数据 。 研究统计 , 2017年全球食管癌新发病例47.3万例 , 因食管癌死亡43.6万例 。 而我国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数都最多 , 分别达到23.5万和21.3万 。 ③
也就是说 , 全球的食道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中 , 我们国家几乎都占了一半 。
对于我国食管癌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 , 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胸外科大科主任郝安林2021年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介绍 , 我国食管癌流行的特点是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 农村高于城市 , 高发病区主要集中在太行山脉的附近地区 , 包括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的泰安、济宁、菏泽、安徽、江苏苏北区域等 。
郝安林表示 , 肿瘤的形成一般要经历10-20年的积累 , 食管癌的致病原因有很多 , 从外因来看 , 患者一般喜食腌制食品 , 吃饭较快、喜欢趁热吃、好吃辣及嗜酒等;从内因看 , 除了遗传因素 , 口腔病毒及细菌感染、免疫状态低下等都易导致食管癌的发生 。
“食管癌早期症状不太典型 , 容易被忽略 。 ”郝安林教授强调 , 食管癌比较常见的症状如患者在吃比较硬的食物时 , 会短暂性的出现胸骨后面的烧灼感、针刺样或者牵拉样的疼痛及吞硬食物时的哽噎感 , 但在吃较软的食物或流食时 , 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 。
等到了中晚期 , 病变才会出现比较明显或持续性的进行性吞咽困难的典型症状 , 这个时期患者往往会出现食欲逐渐下降、消瘦、精神差等情况 , 如果病灶侵犯了周围的一些结构 , 还可以引起牵拉性的胸背部疼痛、声音嘶哑等 。 ④
这些习惯一定要戒掉!
1.爱吃烫食
“趁热吃”是国人的一大饮食特点 。 然而早在2016年6月 ,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在《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上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 , 饮用65℃以上的热饮 , 会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 。 ⑤
再证实!趁热吃,癌症风险增4倍!别劝人得癌!
文章图片
再证实!趁热吃,癌症风险增4倍!别劝人得癌!】2.吃得太辣
北京友谊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王婧2011年在健康时报癌症版上介绍:过于辛辣的食物容易损伤食管上皮 , 引起上皮细胞变性 , 上皮细胞核酸代谢受影响 , 从而出现黏膜炎症 , 长此以往 , 有可能促使食管发生癌变 。 ⑥
3.吃的太粗糙
粗粮富含膳食纤维对身体健康有好处 , 但前提是要吃的对且适量 , 如果吃错 , 则可能伤身 。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的《食管癌》中指出:食物太硬或咀嚼不细 , 粗糙的食物在经过食道的时候会损伤食道的黏膜 。 长期保持这样的饮食习惯 , 反复的“黏膜损伤→修复→再损伤→再修复”过程 , 这也就可能导致食管癌的癌前病变 。 ⑦